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写道:“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在人生的旅途中,充满无数个岔路口。在每个岔路口,向左走,还是向右走?都面临着选择。其中的某个或某些选择可能决定我们一生,我们如何通过选择找到让自己奋斗一生的事业?我曾为之思索。
年轻时,
不妨多给自己几次选择
我出生在福建北部的一个四季皆绿的小村庄。儿时的我,看到电视中北方冬天里充满童话色彩的厚厚的雪,深感惊喜。为了看看雪花的模样,我特别想去遥远的北方。1997年高考选志愿时,在地域上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首都北京。由于从小语文不错,也一直喜欢“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职业,所以我想报新闻专业。但是报志愿时我才知道,新闻属于文科,于是作为理科生的我,最后选择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专业,并顺利被录取。
虽然读的材料学,但是大学里自由而浓郁的学习环境,并没有限制我对新闻的向往和热爱,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我加入了学校系刊记者站,成为一名学生记者,用热爱写下多篇文章。
2001年本科毕业时,出于内心对新闻的热爱,我了解到很多媒体单位对理工科人才也有需求,便向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社等几家媒体投了简历。让我惊喜的是,经过层层选拔,非新闻专业的我,竟然被新华社录取。
那时,我的家人和身边的老师以及朋友都希望我能够在本专业继续深造,所以当时我纠结了好一阵儿。但是,经过反复琢磨,最后我作出了一个让大家都很诧异的决定:放弃了新华社,也没有继续在本专业深造,而是跨学校跨专业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大气化学专业的研究生。
这“临门一脚”的选择并非任性之举,是我内心一种莫名的召唤。因为在北京求学的几年中,我虽然可以领略到冬季“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童话盛景,然而也被每年春季京城的黄沙漫卷给深深地“震撼”到了。面对着灰黄的天空,我曾不止一次在问自己:苍穹之下的小小尘埃,小到肉眼看不见,却能径直入侵五脏六腑。大到成霾至雾,茫茫一片遮天盖地……除了让大家维持生命的氧气外,大气里究竟还有哪些东西?又发生着怎样的化学变化?我们要进行怎样的科学研究,才能让空气更加洁净,以涵养我们生生不息的万物……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追问中,我已经对大气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时,国内大气化学研究领域的科研力量还很薄弱,社会也鲜为关注。但我隐隐地感觉,大气环境问题将会成为制约我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于是,强烈的好奇心促使我寻求同大气相关的专业和导师。经过搜索,我得知刚刚留美归国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大气环境研究中心的庄国顺教授是国际上大气化学研究领域赫赫有名的学者。于是,我几经周折通过当时还是“新生事物”的电子邮件联系到当时还在美国的庄老师。也算是命运的机缘巧合,后来我在庄老师的门下开启了5年的大气化学硕博连读求学之旅。
2006年,我博士毕业。身边的同门学兄都在考虑出国深造,我一直孜孜以求地在国内寻找适合的岗位工作,幸运的是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向我递来了橄榄枝。我当时心里还在纳闷:气象卫星似乎与大气化学也没什么关系,怎么会这么“爽快”地和我签约。后来得知,彼时的中国气象局已经在部署开展气象卫星大气环境的遥感监测前沿领域研究,而那时国内尚无科研院所培养“卫星遥感加大气成分”这样交叉学科的专业领域人才,所以准备引进大气化学专业人才来开拓交叉学科新领域。于是,在大气化学领域5年的科研积累为我顺利地开启了我国卫星气象领域的殿堂,从而得以扎根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卫星气象研究所,孜孜不倦地开展卫星遥感探测大气成分的前沿研究。
选择之后,
就要一股脑儿扎进去
从2001年至今,我一直与大气“打交道”。“气溶胶颗粒物”“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甲烷”等成为我关注的高频词汇。而这20余年,也是我坚定地追逐梦想的一段旅程。
我刚参加工作时,大气环境研究是十分冷门的领域。入职两个月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成立了卫星大气成分遥感研究室,当时这个领域在国内尚属空白。面临这个全新的交叉学科,我也曾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是否正确。在那段迷茫期,一位年长的同事对我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受益。他说:“年轻人要能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等若干年后当你看到曾经付出的心血得到实现的那一瞬间,你会觉得之前所有经历的苦难都是值得的,那种成就感是任何东西都没办法交换的。”
所以,经历了彷徨迷茫,最终我还是沉下心来,在少有人问津的新领域,默默无闻地开展着基础的前沿科学研究。由于出色的科研业绩,入职第二年,也即2007年底我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也正是由于我在卫星遥感应用技术领域“初露头角”,在成为副研究员的同时,我得以兼任国际地球观测组织联合主席助理,这份“兼职”工作也同样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认可,2009年夏天我获得了去瑞士日内瓦国际地球观测组织总部工作的机会。当时,我正和科研团队紧锣密鼓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