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到罗澍时,他正在筹备科创的年会,三天没怎么睡觉了。罗澍外号“猴子”,戴着眼镜,反穿着一件“宜而爽”的白色内衣,顶着缺乏修整、长得过长的平头。聊天时,他一直在用大拇指反复摩擦手臂和脚踝上的污垢。
罗澍非常愿意聊关于胡振宇的事情。他记得,正是在2011年8月的科创年会上,他认识了胡振宇。他们一起坐火车从广州去贵州安顺参加年会,一起观看年会活动上的火箭发射。回来后,胡振宇、罗澍跟另外几个人组成了科创广州项目组。胡由于技术差、经验少,一开始主要负责打杂、联系媒体。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火箭都是神秘莫测、具备高精尖科技的庞然大物,比如“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事实上,科创制造的探空小火箭,结构、技术简单得多,不需要控制系统,也无需加速度到宇宙第一速度进入太空。
罗澍强调,他和胡振宇造的火箭从未达到探空火箭的标准,只是大学生们的业余爱好;而这种技术在上世纪30年代就出现了,后来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都得到了普及。
刊于《气象科技》(1976年3月)的《战胜干旱夺丰收》一文提到,为了抗击干旱,广西都安县的农民们自造了射高达到2.3公里的小火箭,在1974年的春秋两季共发射1600多枚,用于人工降雨,取得良好效果。上世纪80年代,农业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本《小火箭人工降雨》的连环画,教农民们制造小火箭,里面介绍了小火箭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指出“成本低、收益大,方便灵活,容易掌握”。
不过,由于在发射时存在安全问题,又容易被改装成导弹(世界上第一枚探空火箭“女兵下士”即由V2导弹改制而成),火箭在国内并未受到官方鼓励,所以爱好实践不多。
胡振宇在科创参与制造的前三枚火箭都失败了:第一枚未能通过自身的安全审查取消发射;第二枚因发动机故障爆炸在了发射架上;第三枚成功升空10米后,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栽进了路边的棉花地。
但负责联系媒体的胡振宇展示了灵活机智的一面。他告诉媒体,第一次发射是空管部门叫停的,从而引发对公权力机构不作为的社会探讨;关于第二次发射,他诉说了制造过程中的种种艰辛与不易,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同情;第三次发射,虽然失败了,但胡振宇组织的年会展示了科技爱好者们欢聚一堂的景象,给媒体留下了深刻印象。
胡振宇频频登上电视节目,以一个充满正能量和好奇心、不屈不挠的科技少年的形象出现于公众视野。随着媒体报道的增多,胡振宇渐渐成为科创的明星和招牌。2012年1月,一家电器公司的老总找到他,给了科创广州项目组十万块钱赞助。
科创广州项目组用这笔钱启动了“YT-4”项目。项目进行得非常艰难。那会,独立纪录片导演张彤常常跟着团队去做试验,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们一共做了11个发动机,炸了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