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桌游联合创始人 徐峰
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也没有想过做游戏,后来是无意之中在行业早期进入到网易,才加入到游戏行业。说真的,那时候很多人对游戏行业都没有太多认识——当时我在广州人才市场找工作,网易正好在招GM,我还以为是骗子公司呢,特意打电话问朋友什么是GM。
而现在,游戏公司除了希望找到专业更对口的人才,还会去海外留学生里挑选,比如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的游戏专业等。
《苏醒之路》制作人 王鲲
我是98年上的大学,当时没有数字艺术、游戏开发这种专业,但90年代国际贸易还是很火爆的,受到家里人的影响(虽然他们跟这个领域毫无关系),学文科的我就选择了贸易英语,但从另一个视角看,现在我们做的独立游戏出海,和当时的专业还有些关系,都是“货物出口”。
一开始我没有想过做游戏,但到了大三、大四,就有这样的想法了。2000年初,国内逐渐出现了一批国人开发的PC游戏。虽然品质良莠不齐,项目立意也很局限,但确实给我很多鼓励。
2000-2005年我自己建立过一个游戏论坛+网站,叫nbalivesky.com,是一个专门以EA NBA Live系列交流、游戏补丁制作、分享为主题的网站。当时(大三那年)自己用了个成熟的ASP建站程序,租用了便宜的空间和域名,跑到各个NBA粉丝论坛、媒体下宣传自己。从国内制作NBA Live系列补丁的第一波人,到后来,慢慢也小有名气。
之所以运营nbalivesky.com网站,首先是自己就是NBA Live系列的重度粉丝,从NBA Live 95开始在世嘉MD上,到后来的PC版本。
后来互联网开始兴起,就逐渐在海外网站接触了补丁制作——用PS等绘图工具,自己创建角色、球衣、球鞋补丁,自己编写批处理文件。在这个过程中,简单学习了绘图工具使用、基本的命令行、调色板概念、Flash时间轴概念等等粗浅的知识,并且直接投入实战应用。
其实当年毕业的时候就想加入游戏公司。但2002年,游戏公司真的不多,能招聘非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的,更是少之又少。几乎所有的简历投递,都石沉大海。于是毕业头两年,自己做的真的就是国际贸易相关的“老本行”,并且觉得自己离做游戏的目标越来越远。
直到2004年底,我在一个招聘网站看到了Gameloft中国的招聘启事——篮球游戏策划。这几乎就是给我设置的(至少我当时觉得是),于是就使出浑身解数,做了充分的面试笔试准备。最终,拿到了这个转行的offer。我从一个国际贸易项目经理,变成了助理策划。这就是梦的开始。
回过头来看,大学的学习经历更多是教会我如何融入社会,甚至是融入“精英社会”。
可能你的专业和游戏行业也没有什么关系,就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陆地,除非板块漂移这种神迹发生,二者是不可能连接起来的。
那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有志”转化为“有行动”—— 板块漂移无法发生,我还不能自己搭个桥吗?这个搭桥,不仅仅是多玩游戏,还要换位到开发者视角,多做积累——不管是开发思路,风险,行业,工具使用,等等,都值得去深入了解。互联网的信息已经和20年前很不一样了,你们现在有足够大量的资料可以学习。特别是书本以外的。
除了“有行动”,另外一个建议是“开阔视野”。游戏爱好者经常会自己陷入游戏沉迷的境地,花大量的时间在游戏中。但我要说,出色的游戏开发者,应该也是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投入更多时间在学习和体会自然、历史、科技、哲学,一定会潜移默化、并长线地帮助你成为更好的开发者的。
加油吧,同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