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 · 何克抗先生
何克抗,男,1937年8月19日生,广东省大埔县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著名教育家,是我国教育技术学科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曾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技术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GCCCE)第一副主席,国际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ICCE)执委等学术职务。
何克抗先生(1937-2021)
何先生童年时期辗转广州、香港等地求学,少年时期回到山区农村老家完成中学学业,学习期间表现一贯优异。从善良淳朴的母亲身上,何先生养成了吃苦耐劳、不向命运屈服的坚韧品质。何先生1956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就读本科,196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就读研究生,1963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69年,作为第一批下放劳动的知识青年,何先生来到山西临汾的农村务农,农闲之余帮老乡修理收音机,因地制宜地服务群众,时刻不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热忱。1973至1977年间,何先生在丰台桥梁厂参与技术革新的工作,同时利用晚上时间培训北京市多个工厂的技术工人。因在电子传输控制设备改良方面取得卓著的技术突破,何先生于1975年荣获北京市“技术革新先进分子”称号。
何先生留校任教以来,曾任无线电电子学系系主任、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等职务。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先后出版专著、主编教材等20余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多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教育学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国家教委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
何先生获得多项殊荣:1975年获北京市颁发的“技术革新先进分子”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我国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同年被评为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1994年入选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第23卷;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校名师;2007年被评为全国宝钢优秀教师;2012年被评为首都教育界十大有影响人物,同年被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授予“杰出贡献奖”;2015年被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2017年获首届“南国农信息化教育奖”个人成就奖,同年入选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刊社等联合发起评选的当代教育名家。
何先生品德高尚、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在工作中深受同事尊敬和学生爱戴,是后辈学者、学生为人治学的典范。从教近60年来,他兢兢业业,耄耋之年还坚持在课堂上给学生上课。作为我国首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他先后培养了53名博士、100多名硕士,这些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繁荣着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很多学生成为教育技术研究、实践、产业领域的领军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顶天立地”是何先生教育学生时常提及的一个词。“顶天”就是要敢于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敢于向国际学术权威挑战,要坚持我们自己的学术自信,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立地”就是要深深扎根于实践的土壤,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发现研究的“真问题”,才能运用专业知识去指导实践。何先生不仅这样告诫学生,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
在学术思想创新方面,何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原创性的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在指导和推动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引领了中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方向。
20世纪90年代初,数字技术开始在教育领域渗透,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从模拟技术开始转向数字技术。何先生敏锐觉察到当时教育技术发展和转型的方向,发表了《当代教育技术研究内容与发展趋势》一文。在该文中,何先生高屋建瓴,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和专业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丰富和完善了教育技术的内涵,对当时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和实践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及其在学校的广泛运用,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化环境有了较大的变化。在当时的情况下,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特别是网络技术的优势,使其更好的支持教学改革,需要理念的引领、理论的支撑。1996年,何先生发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在国内较早的系统介绍了建构主义及其学习环境的基本内涵和特征。1998年,先生又发表了《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这篇文章在推动我国教育改革、指导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引用率非常高的一篇文章。何先生关于建构主义思想论述及其内涵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影响,一度被认为是国内建构主义的代言人,不仅是教育技术系统内的人耳熟能详,甚至于专业以外的人士,听到何克抗,便会想起建构主义来。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又要在实践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