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钟院士1933 年5 月5 日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狮山乡沙坳村(今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狮西沙坳村)。1955 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石油机械系,1991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物理化学家,主要从事燃烧学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千瓦级连续波燃烧驱动氟化氢(氘) 化学激光器,取得了我国第一批分子束实验研究成果。
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对学术权威应尊重,但不要迷信。做学问要老老实实,不能不懂装懂,更不能弄虚作假。要继续提倡科研工作三严作风,精益求精。
——何国钟
◆ 艰苦求学路
1933年5月5日,何国钟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狮山乡沙坳村(今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狮西沙坳村)。父亲何景斌与兄弟三人共同经商,母亲是一位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家里有七个孩子,生活负担十分沉重,但何景斌夫妇节衣缩食,供孩子们去好的学校接受教育。兄弟姐妹中有五个上了大学,长兄何国桢成为我国著名水利专家,弟弟何国任是国家级突出贡献水电设备专家,他们都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何国钟的童年时期正逢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他在幼小的年纪便亲眼目睹了铁蹄践踏下中国百姓遭受到的无尽蹂躏和深重灾难,早早地萌生了长大后建设强大国家的理想。
当年,何国钟随父母暂住在广东省西江边的一个小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企图打通广西经贵州攻打四川重庆的西南通道,沿西江两岸西进,派飞机对西江沿岸各城镇进行狂轰滥炸后,派步兵残酷扫荡。那时,几乎每天都拉响空袭警报。正在上小学的何国钟一听见警报声就得迅速地随人们跑到防空洞里躲避。由于当地守军没有装备防空高射炮,日寇的飞机肆无忌惮地在低空盘旋。何国钟记得有一次自己跑得稍微迟了些,飞机就已经飞临头顶,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他甚至能看到飞行员。敌机猛烈地轰炸码头,遇难同胞的躯体被炸得七零八落,残骸甚至还落到了附近的树上,惨不忍睹。日寇即将占领小镇,何国钟随父母逃向附近乡下避难,途中遭遇日寇,孩子们拼命往山上跑。日寇一面向山上开枪,一面在山下搜索,掳掠了很多同胞任意欺诈。少年时代苦痛的经历,在何国钟的幼小心灵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毋忘国耻”成为日后他无论求学或是从事国防科学研究的无穷动力。
抗战胜利后,何国钟在广州培正中学读书,成绩优秀。培正中学素以师资雄厚校风严谨闻名,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了何国钟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首次高考,何国钟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当时清华大学实行“通才教育”,采用学分制,课程设置很有弹性,必修课之外,学生还可以选修或旁听与本专业不同的课程以及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在自主学习的浓厚氛围中,何国钟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安排学习计划,涉猎不同专业领域。
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以清华大学化工系为主体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何国钟深知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亟须石油,更需要石油专项人才,毕业分配填报的第一志愿就是要去甘肃省兰州市即将兴建的兰州炼油厂,他决心去条件艰苦但却是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自己。
◆ 赤诚报国心
何国钟到兰州炼油厂工作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他被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大连石油研究所(1961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何国钟以执著的热情, 严谨的工作态度,跨越了不同的专业领域,兢兢业业地潜心钻研数十年。
何国钟遵照国家科研发展的要求,先后从事了四项不同性质内容的研究工作。在上世纪50年代的后五年进行石油化工有关的固体粒子流态化床层的基本性质及石油重残油流态化焦化的小型密相输送的双容器反应装置研究;60年代起改为研究固—液火箭及固体火箭推进剂燃烧的实验及理论;70年代主攻千瓦级燃烧驱动连续波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研制;80年代至今深入探索分子反应动力学基础研究。
1958—1959年,何国钟是“石油重残油流态化焦化的小型密相输送的双容器反应装置研究”项目的负责人,该实验所需的具有一定粒度范围的焦炭粉粒,在当时原材料匮乏,设备短缺。他带领研究组的几个同事想方设法,将两吨大油焦块粉碎然后用手工过筛,苦战半个月终于得到了合格的焦炭粉粒。一天的工作下来,大家浑身上下都是焦炭粉,全都变成了“黑人”。后来实验时,用热油泵把加热的重残油通过喷嘴雾化后喷到高达500摄氏度的碳粉流化床(热裂解室) 里,让重残油发生热裂解变成轻质油品。同时,还要用水蒸气通过一条U 形弯路把碳粉密相输送到另外一个反应器(燃烧室),与空气进行流化态床层的燃烧反应,以加热碳粉;再利用另一条U 形弯管,把烧热的碳粉从燃烧室密相输送回热裂解室中。实验是连续进行, 何国钟常常夜以继日地监控实验过程,忽略了上下班时间,几天几夜的连轴转,甚至忘了休息。为了对中间放大试验提供设计数据,课题组还进行了在管径为10 厘米的U 形弯管内固体粒子密相输送速率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