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传媒学院杨乘虎老师接受采访

Q:您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要参与颁奖典礼的幕后工作?

A:大概是在六月下旬接到这个工作。从我们得到这个事情到典礼成形就两个月的时间,实际上一切在我接到任务的时候就已经是倒计时的状态了。

Q:您作为短片导演,在拍摄人物短片时有什么样的设计理念?

A:在我们的镜头下希望他们是美的,在他的岗位上面倾其所有地投入他的职业所绽放的光辉是美的,他的坚守、坚韧是美的。我们在呈现的时候还是希望在影像上展现出来老师的环境,无论是青山绿水、雪域高原,还是黄土大漠,我们把人镶嵌在环境中,把人和环境镶嵌在时代里,影像里面追求的——不仅是冲击力的问题——是他的广袤、辽阔,和大量带有艺术气质的造型。我们希望大家能感动,如果流下眼泪,不是由于悲伤、悲惨、悲痛,而是出于感动、崇高、崇敬。

Q:团队暑期一直在外拍摄,在近距离接触这些老师的过程中,您有什么感受?

A:走近这些老师,会感受到老师不只是被荣耀包裹着,他也很真实,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间,他也有动摇,他也有很真实的情感的变化和心理的历程。就由于他的真实、质朴,我们摄影团队也深受感动。

Q:颁奖词的创作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A:第一我们要参照评委会对他的基本判断,从”四有“好老师的评价标准来看他的闪光点在哪里,再来提炼这个人物的关键词和他的表达。我在接触他们的过程中也不断在寻找一种我和他的感知和连接的方式,我们不能把老师写成神,他是崇高,但他不成为神,他如果成为神圣而不可亲近的,那我觉得这个颁奖词再好也是失败的。当然我们还要追求颁奖词格式上的接近,所以在这里面我们有一种刻意的文字组织的方式,既要把四有好老师的精神内核、内涵镶嵌进去,也要把四有好老师这个明确的词语标签镶嵌进去。

Q: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没有哪位老师或哪个团队最令您难忘?

A:我觉得我都爱他们,他们都好,我刻意不去给他们排队,每碰触到一个人物对他进行影像的塑造和颁奖词塑造的时候,我都把他当做一个均等、独立的个体,和任何人都不要发生联系,他就是他自己。我觉得他们就是分子吧,没有涌现的分母应该还会更多。

Q:您本身作为老师,对于”四有“好老师的内涵如何理解?

A:总书记提出的”四有“不是随便一说,是对于这个时代老师总体完整素质的判定和需要,建立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尊师重教的基础之上。我们对于老师的理解既有传统的因素也有时代的因素,我觉得四有好老师是特别有机的构成,每个人都会发觉自己在这里面各有所长,但也可能各有短板,要不断强化,不断完善。四有好老师应该是不断追求和更新的,这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开放的过程。所以”四有“好老师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引领性也使得我们觉得有责任、有使命将它传播。

Q:这场颁奖典礼的主题是什么?

A:课堂即殿堂,讲台即舞台,初心即恒心。

Q:您认为这场颁奖典礼的意义何在?

A:人为什么会需要典礼和仪式,需要掌声鲜花和桂冠,其实就是要把荣誉授予的过程传播出去,让大家感受到这是一份荣耀,像他们一样有职业的荣耀感、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它本身也承担着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为老师正名、扬名、美名的工作。

Q:您对即将开始的颁奖典礼有什么期待吗?

A:我觉得应该是完美。我们希望它完美,把所有不同工种、不同方面智力体力的投入充分展示出来,能够看到我们是集体用工笔描绘了一个四有好老师的画卷,用工笔追求它的精致、精湛和精准。


杨乘虎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杨乘虎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