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 佳佳

第二位受访者佳佳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护理专业,拥有 18 年三甲医院一线临床护理经验, 10 年团队管理经验,2016 年 7 月加入南京欧葆庭仙林国际颐养中心,担任护士长职务。

小编:作为护士长,在养老机构与在医院工作有什么区别?

佳佳:首先,要慢下来。在医院工作是快节奏的,用跑的,脚下好像踩了轮滑鞋。比如发药,在医院因为高强度的工作量,护士发完药对这个病人的工作就暂时告一段落。在养老机构却需要放慢脚步,陪伴长辈。同样是发药,这里不仅需要替长辈进行药物管理,药物分发,还需要确保长辈服下。遇到不愿意吃药的情况,需要去和长辈沟通,照顾长辈的情绪,既不是强行喂药,也不是置之不理。 另外,在医院,病人痛苦会自己说出来,会有明显的症状;而在养老机构,很多长辈不会表达、症状不明显,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观察力和预判能力。 仅仅是娴熟的技术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沟通能力和耐心,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在养老机构,我们需要花心思和时间去与长辈沟通、陪伴、了解他们,照顾好长辈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只有得到他们的信任,才能进行工作!

小编:在工作方式上,对待养老机构内的长辈和对待医院内的患者有什么不同?

佳佳:医院是以治疗为主要目标的医疗单位 ,而养老机构是以保障长辈的中长期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初衷不同,所以在工作方式上会有很大差异。我想强调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评估」 每一个新入住的长辈都需要做深入的评估:病史和生活能力,饮食、听力、视力、如厕等等。比如,听力问题需要细化到受损的是左耳还是右耳,并通知全部团队都在听力较好的一侧与长辈说话。一次评估是不足以了解长辈的所有情况的,我们会在长辈入住一个月之后再次与家属进行总结会议,去与长辈家属沟通长辈个人护理计划和个人生活计划。另外,评估工作不仅仅局限在评估量表填写,在长期照护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发现新问题,随时补充和完善每位长辈的护理计划。

第二个关键词:「多学科团队」 当长辈住到我们的机构后,主管医生会带领我们会召开多学科会议,我们需要根据每个长辈的情况在制定计划时有所侧重。如果有平衡问题和跌倒风险,那么我们需要尽快安排康复训练计划,需要与康复师沟通;如果是有失智症状,我们需要优先做认知评估,制定认知训练计划,需要有心理咨询师沟通;而对于身体相对健康的长辈,我们则需要侧重空闲时间的活动安排,需要与活动策划师沟通。必须记住,专业的养老服务是依靠多学科团队完成的,需要充分地协调各个团队的工作安排。

小编:作为养老机构的护士长,您每天的工作安排?

佳佳:每天早上,我会在每个入住单元巡视,到长辈的房间和长辈聊天,同时了解我们的团队是否工作到位。尤其是对于新入住的长辈,护士和护理专员是否在执行计划的时候能够到位,是否有疑惑,或者会发现新的问题,以及对长辈的照顾重点是否清晰。 10 点半左右, 我会到护理站观察护理专员交接班。我们的交接班与医院不同,内容都是生活上的,比如长辈的精神状态、饮食和排便的状况等。 下午 1 点后长辈开始午休,我会为我们的护理专员进行在岗培训。他们平时工作很辛苦,然而培训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一般直接在居住单元里培训,主要针对早上巡视时发现的问题做具体的指导,及时解决。 下午 3 点后,长辈陆续午休结束,吃过点心就会去参加集体活动。这时除非有特殊紧急情况,我就尽量陪在长辈身边,陪他们聊天,参加活动。下班之前,我会查看第二天的分工安排是否合理,再检查当天的所有交班内容是否完善。

医护工作人员 小张、小王、小宋

目前社会对养老护理人员还未产生足够的重视和认可。一方面,这个工作的专业度很高、责任重大,但是另一方,整个社会对这一行业的认可度不足,甚至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一些人选择放弃,然而毅然留下的,都是真心专注于养老服务行业的人。他们从每天清晨开始,一直到长辈入睡,在长辈穿衣、梳洗、如厕、用餐、入睡的每个时刻,都守护在长辈身边。让我们听听这些 90 后养老一线护理人员的心声吧!

从事护理行业多年,经验丰富的护士小张:当长辈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你要去安抚她;当长辈连续几十遍跟你重复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要每次都很有耐心地回应她;当长辈拒绝配合我们医护人员的时候,你要做心理疏导,慢慢劝说。这些是每天的必修功课,听起来很简单,但要在数十次重复之后依然保持新奇感,数十次劝说之后依然保持微笑,这是需要不断地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的,这也是功夫。


佳佳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佳佳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