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郑津洋教授。

以及作为外籍院士入选的:

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张亚勤院长。

加拿大安大略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孙学良教授。

他们的研究和方向,对智能车变革有着持续而关键性影响。

具体详情,我们一一了解:

中科院乔红:自动化和智能机器人系统

履历:

现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

乔红本科和研究生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

1992年获英国Strathclyde大学——国际著名的工业控制中心硕士学位,1995年获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博士学位。

1997年~2002年受聘为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助教授。

2002年~2004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永久教职,博导,并被评为杰青研究员.

2004年放弃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永久教职,回国进入中科院,任自动化所智能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副主任。

2007年入选国家杰青。

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研究方向:

机器人理论与应用,涉及智能机器人系统和机器视觉算法。

其中被广为人知的成果,“无传感器吸引域”概念被称为“乔的概念”,并且认为这个工作是现有自动装配技术的重要发展,因为它第一次提供了不用传感器和其他设备在三维空间实现高精度的装配,同时它也是在计算机和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而这个技术可以直接应用于大型的或者中型的装配线,如汽车、计算机、微型电子设备等。

乔红共计发表国际期刊文章70篇,包括IEEE Transactions, ASME,Pattern Recognition国际期刊论文20余篇,国际会议文章50余篇。

北航王云鹏:智能交通技术

履历:

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智能交通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王云鹏1988年本科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系。

1997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

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方向:

近年致力于车辆运行状态联网感知、行车安全预警和车路协同控制等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等多项重点项目,出版专著5部,主编北京市精品教材1部,译著2部。

发表学术论文108篇,其中SCI收录40篇;主持修订国家标准3项,授权发明专利37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和二等奖2项。


郑津洋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郑津洋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