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科学学与技术哲学专家、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首任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则渊教授,因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8日00时59分在大连逝世,享年80岁。
刘则渊教授,1940年5月8日出生,湖北恩施人。1952年2月考入恩施初中,1954年8月提前半年毕业;1954年-1957年就读于恩施高中。1957-1962年在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金相热处理方向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工作。1964-1977年任金相热处理实验室副主任。1978年后,开始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战略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担任大连理工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副主任、讲师(1978-1983),科学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84-1990),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1991-1999),1999年领导创建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并担任院长(1999-2002),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1999-2010),“985工程”教育部创新基地和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主任(2004-2010)。刘则渊教授提出了“文理渗透,中西融会,学研一体,博专结合”的理念,为我校人文社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刘则渊教授是我国科学学开创者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我国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的学科发展和建设。在他的主导下,大连理工大学于1996年开始招生科学学与科学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2年开始招生博士研究生。1997年至今,共指导和培养的技术哲学领域和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学领域博士50余名,并在大学里开设全国首个的《科学学原理》研究生公共课。2004年,刘则渊教授与著名德国科学计量学家克雷奇默博士创建创办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信息-科学-经济计量实验室(WISE实验室)并担任主任;2009年与世界著名信息可视化专家共同创办知识可视化与科学发现联合研究所并任中方所长。他首先提出知识计量学的新学科概念,率先在中国命名和引入科学知识图谱,把我国科学学和科学计量学推进到新的阶段,进入国际学术前沿。WISE实验室也被著名的SCI创始人加菲尔德博士赞誉为世界科学计量学研究中心之一。
刘则渊教授曾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第三、四、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及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主任,终身荣誉会员。2010年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推荐,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7年荣获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颁发的首届杰出贡献奖。
作为国内最早倡导和开展技术哲学研究的学者之一,刘则渊教授被称为技术哲学东北学派四大领军人物之一,获陈昌曙技术哲学发展基金会首届技术哲学贡献奖。他在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先提出技术哲学的伦理转向问题,并于2000年率先与世界技术哲学策源地的德国同行建立了双边合作与交流关系,连续担任中方主席举办了三届中德技术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德国技术哲学发展史”(2004—2006,优秀),研究成果在顶级刊物《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上刊载,为获得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刘则渊教授从1984年起,曾长期担任作为大连市人大代表、市政府咨询委员、市社科联和市科协的成员,投身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在发展战略理论、新经济长波预测、知识经济理论和知识价值论、生态经济研究前沿等领域,提出了若干新的见解,为大连的改革开放与发展战略提出重要建议。发表专著《发展战略学》(1988,获2003年辽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2005年全国首届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管理类二等奖)。先后主持完成的《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对策研究》、《大连保税区发展战略研究》、《大连科技兴市战略研究》和《大连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及21世纪议程研究》,以及参与研究和执笔完成的《关于烟大火车轮渡大连港址首选羊头洼港的专题论证报告》等,为大连申办高新产业园区、保税区建设、制定科教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受到地方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采纳。两次被大连市委、市政府授予“大连市优秀专家”称号。
刘则渊教授五十多年来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率领团队完成国家基金项目6项、部省级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编著20多部,培养了一大批哲学、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的优秀人才。2011年荣退以后,刘则渊教授依旧笔耕不辍,诲人不倦,带领团队追踪学术前沿,对学科建设和年青一代的发展出谋划策,发挥余热。2016年荣膺大连理工大学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