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红
学会与期刊情报中心副主任
寄语:青山绿水间留下你调研采样的倩影,书海茫茫中穿梭着我寻找资料的眼神,你我同行,共同驶向科技创新的彼岸。
二、勇攀高峰在我,科技巾帼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实现国家稳定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近年来,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涌现出一批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优秀女性,她们勇挑重担,勇攀高峰,在有效满足国家需求的实践中展示了顽强拼搏、建功立业的奋发精神。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研究所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推进乡村振兴 科技巾帼在行动”主题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广大女职工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
陈庄是江苏句容茅山风景区内的一个小村庄,位于丘陵水源涵养区,生态功能重要且敏感,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突出。立足我国乡村基本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陈雯研究员组建了一支女性占据大多数的科研团队,扎根陈庄蹲点改造,开始了迄今长达八年的“知识改变乡村”在地科学实验。
凭借女性独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团队长期深入乡村开展调研,通过近500人次的入户交流,了解村民真实诉求,明晰陈庄发展特点,量身定制了以“自然农法农业—农业生物—绿色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休闲教育”等为主的绿色产业链。同时集成中国科学院的先进技术、科研团队和政府资源运用于陈庄转型建设,累计投资200余万元,农村供水工程、真空分离源厕所、水土气监测体系和池塘生态化净化改造等工程相继落地。
陈雯研究员(左)与陈庄村民交流沟通
妇女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团队以培养乡村内生动力为重点,通过教授自然农法种植技术,讲解绿色农产品市场前景,鼓励农妇们关心村庄事物,自己动手,为乡村美好生活而奋斗。现在,陈庄50多岁的女性产业带头人可以熟练运用微信与客户互动维持黏性,主动参与生态农业一日游等延伸创业项目,向市长和大学生讲解自然农法技术……在科技巾帼的长期支持下,当地女性觉醒,在自立自强增长知识、主动参与村庄事务、带头干事创业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一批有知识、有技术、有意愿的乡村振兴建设者成长起来了。
团队女性成员教授自然农法种植技术
八年间,研究所的科研“娘子军”在自然种养富村民、绿色创新技术应用、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培养知识农民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让陈庄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更富了,由“靠天吃饭”转变为“靠知识靠技术吃饭”,收入提高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选择回归;生态更美了,村庄整洁、水质优良、生物多样,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绿色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发展模式更好了,政府支持、村民主体、乡村自治、科技助力,多规合一的内生式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正逐渐转化为更具价值的“金山银山”。
陈庄的好生态、好产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科技巾帼们在陈庄的试验得到了多方认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樊金龙等多位领导都充分肯定了陈庄试验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陈雯研究员也凭借服务乡村振兴的先进事迹,获评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第五届“十大杰出妇女”,相关事迹被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媒体报道,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听取陈庄乡村转型试验专题汇报
新华日报报道科学家在陈庄的乡村振兴实验
目前,陈庄的转型试验还在持续进行中,研究所越来越多的女研究员、女研究生参与其中。面向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她们正带领陈庄积极发展低碳农业,一方面通过推广自然农法,提高植被和土壤的固碳能力,一方面通过秸秆、畜禽粪便堆肥循环利用减少农业碳源的排放,用科技创新绘浓乡村发展的绿底色。
三、时代风貌看我,制扇寄情尽展女性风采
3月8日,研究所妇联、女工委联合开展“巾帼雅韵 制扇至美”主题活动,通过趣味手作领悟传统意蕴,体验古典文化的同时,展现了新时代女性健康美丽、知性优雅的卓越风采和时代风貌。
中国团扇是古代扇文化的代表,扇面以书墨或刺绣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活动特别邀请了专业老师现场讲解团扇的绘制技艺,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女职工们热情高涨,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团扇上绘制桃花、银杏等反映内心多彩世界的美好事物,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展现各自对“美”的独到理解和新时代女性的艺术风采。
一把把精美的团扇是每位女职工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此次活动不仅能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提升女性多元化的美学观,又能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激发科技创新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