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丛强,1955年生,贵州遵义人。

教育经历:

1978年3月-1982年2月,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岩石矿物地球化学专业,1982年2月,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2年3月-1984年12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矿床地球化学专业,1984年12月获理学硕士学位;

1988年4月-1991年3月,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博士研究生,分析化学和地球化学专业,1991年3月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5年1月-1986年4月,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6年5月-1987年4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1987年5月-1988年3月,日本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系客座研究员;

1991年4月-1994年4月,日本科学技术厅理化学研究所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

1994年3月-1996年10月,日本国立电气通信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96年10月-1997年6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1997年7月-1998年7月,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常务副所长;

1998年7月-2009年9月,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所长;

1999年-2011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1年7月-2011年5月,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

2013年2月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学术团体和社会兼职:

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理事长;贵州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地质学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副主任;美国地球物理联合委员会(AGU)会员;美国地球化学学会会员;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学会(IAGC)会员;第四届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CNC-IGBP)会员;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兼职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任《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主编、《矿物学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地球化学》、《湖泊科学》《大地构造与成矿》、《岩石学报》《地球科学进展》编委。

曾获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候德封奖(199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1996年);1998年任国家攀登项目首席科学家;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2年和2004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4年)贵州省首批核心专家(2007年);获贵州“黔灵科技贡献奖”(2011年)。任贵州省第十届和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刘丛强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刘丛强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