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转一圈,龙哥仍用自己的方式回归了学术,罗汉堂、湖畔大学,在阿里的平台上,和包括诺奖得主们在内的全球顶尖学者对话,讨论数据隐私、数字经济,工业时代GDP指标的局限.....他终于找到自己的方向,在更宏大的层面去回应这些真实世界中的真实挑战。
我在市场里沉浮和选择,也终于想明白了自己要的是什么,决定做一个为期二十年的“观察、记录,研究中国社会财富变化”的研究项目。2020年,我的选题叫“分化和选择”----我看到疫情下负利率、数字化的加速,看到不平等这座历史的冰山加速驰来,想替跟自己一样的普通人,思考这冰山滑行中自己的轨迹。
哪种选择都有妥协,但是真心话,做学术二十年,终于找到研究的乐趣,毫无保留的乐趣。兜转了一圈,仍然爱着理想中的那个少年/少女,仍然想尽一切办法,要回到他/她的身边。
今年9月,我得到APP线上课程“香帅北大金融学课”出了纸质版讲义,100多万字课程重新结构化,删减或者增加信息,浓缩成30多万字的讲义——我花了近两年时间做这件事情,唯一的期望是它是可读的,有信息量的,是中国的、也是有用的。付梓前夕,我找了龙哥央其写书评,隔了一月,他微信稿子给我。我打开一看,开篇即在谈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忍不住莞尔。
这本书我15年读过,当时真是对真实世界的理解没尚未入门,读完也沒留多深印象,今年因研究课题缘故,再读细读,几番拍案,只觉真学者之前瞻与洞察力,令人心生无限向往。做研究的初心和快乐,应该也在于此。
龙哥的书评叫《让金融做自己的朋友》,仍是他一贯文青、学者的叙事风格。其实做为一个金融研究者,我对金融的感受是真有点复杂。这几十年的金融实践实在有点过度花哨,并不一定给社会带来真正福祉。但金融深化这一历史趋势,似乎至今也无减速讯号,我们做为时代的price taker,即使沒法和他朋友,无论如何也得了解它,不让它成为敌人。
拉拉杂杂写了大段,为龙哥的书评记,也为这江湖岁月记。一入江湖岁月摧,不胜人间一场醉。
但愿少年子弟,江湖不老。
让金融做自己的朋友
文 / 陈龙
前几年有一本影响很大的书,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
这本大部头著作洋洋洒洒600多页,但核心只有一个:有人主要靠劳动力换取收入,而有人同时掌握劳动力和资本。资本回报率往往超过工资增长率,而且资本不打烊不休息,所以长期来说,有资本和没资本的人,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简单来说,就是你不理财,财也不会理你。如果财一直都不理你,那你的日子不会过得太好。
我去肯尼亚旅行的时候,发现当地银行体系弱,当地人也不相信和理解银行。他们有钱,就会买很多牛犊,因为牛会繁殖、成长、增值。在古代苏美尔语中,利息一词是“mash”,也代表牛犊;在古希腊语中,利息是“tokos”,也有牛繁殖的意思。古埃及中的利息意思是“生出”,中文中利息的意思是“会生长的利”。所以,财富应该像生命一样繁衍生息,不应被闲置。
道理清楚了,但执行起来却非常困难。大部分个人、企业和金融从业者,对金融的本质是认知不足的,并没有清晰的金融观。
对个人来说,应该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吗?如果不放在银行里面的话,那应该干什么呢?放到股票市场,如果不懂得规律,那难道不是在赌博吗?世界各国股票市场一个反复发生的现象,就是市场在接近最高点的时候,兴高采烈进入市场的钱往往是最多的;市场在接近最低点的时候,黯然退出的钱也是最多的。无数美好的愿望,变成了资本市场的炮灰。
企业家对金融的态度,也是滋味万千。前几年股权质押的爆仓,流动性和债券压力下的低价转让,让很多企业家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金融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可是不和金融打交道就好吗?全世界绝大部分有前途的企业,都要经历上市。那么,企业家到底应该如何和资本相处?
再换个角度,数字技术会对古老的金融带来什么变革?很多人都希望数字技术让金融更普惠,但是从现金贷到P2P的崩盘,没有人再敢提自己做的是互联网金融。
据说区块链会带来信任的革命,但是有研究表明,超过80%基于区块链的发币融资是骗局。那么区块链技术要如何应用,才会带来真正的信任?
很多时候我们想起金融,第一反应是那是一个有很多钱、追逐钱的行业,还隔段时间带来危机。
可是金融与实体经济以及每个人能到底是什么关系,大部分人说不清。金融教育者并没有让状况得到改善。
很多渲染金融的贪婪和危机的故事,并没有教会大家如何去拥抱和驾驭金融;不少每日跟踪资本市场起伏的文章,除了让投资者在欣喜、沮丧、嫉妒和不安中五味杂陈,并没有实际的功效,甚至对于投资者短视的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之所以很难对金融有成体系的理解,对金融的本质有清晰的认识,我想,是因为金融是一个和时间、和不定性紧密相关的行业,其中又交织了人性。
要把金融的事情讲清楚,需要理解金融的本质,需要懂得金融的产品到底怎么起作用,还要把金融的产品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检验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