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功
男,1965年生,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及中丹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内蒙古林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86-1989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1997-2001年就读于1日本筑波大学生物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1989 -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1989-1992)、助理研究员(1992-1996)、副研究员(1996-1997)。2001 -2002年美国犹他大学生物学系博士后,2002-2006年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项目特别研究员。2007年获择优支持。
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生态系统生态学与全球变化
研究方向:陆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生态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土壤碳氮耦合过程;植物-土壤反馈。
主要研究项目
近年来,主持各类科研项目和课题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课题1项,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1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群项目1项、973课题1项、科技支撑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
主要学术成就
过去30年间,利用生态系统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实验生理生态学、微气象学、水文生态学、稳定同位素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了我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北方典型草地等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关键过程,生产力(包括碳汇),土壤过程(碳氮转化、根系动态)、人工林生产力提升技术,沙漠化形成机制等。主要进展:1) 分析了中国和东亚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区域格局及其影响机制;2) 阐明了典型草地生态系统水分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降水及其季节分配对草地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机制;3) 揭示了北方落叶松林和亚热带湿地松人工林土壤碳氮过程对外源氮添加的短期响应机制;4) 初步探讨了放牧强度和沙漠化逆转对沙地微气候的影响;5) 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多源同位素混合模型,研究了北方林落叶松和沙地樟子松水分利用对策。
主要学术论著
已出版和发表各种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国外学术期刊110篇【包括SCI论文86篇,他引1400余次,H指数24】,参加编辑出版专著12部。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Zhao W, Hu ZM, Li SG*, Guo Q, Yang H, Zhang TH. 2017. Impact of land use conversion on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s in an agro-pastoral ecotone of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7(8):999-1010.
2) Kou L, McCormack ML, Chen WW, Guo DL, Wang HM, Gao WL, Yang H, Li SG*. 2017. Nitrogen ion form and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root distribution mediate nitrogen effects on lifespan of ectomycorrhizal roots. Plant and Soil, 411(1): 261–273.
3) Kou L, Wang HM, Gao WL, Chen WW, Yang H, Li SG*. 2017. Nitrogen addition regulates tradeoff between root capture and foliar resorp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a subtropical pine plantation. Trees-Structure and Function, 31(1): 77–91.
4) Zhao W, Hu ZM*, Li SG*, Guo Q, Yang H, Zhang TH. 2017. Comparison of surface energy budgets and feedbacks to microclimate among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an agro-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r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599-600:891-898.
5) Gao WL, Kou L, Zhang JB, Müller C, Wang HM,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