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画画的路,是因为骨子里喜欢。”陶庆友写艺术自述,说“绘画要先感动自己”。
湖南省美协副主席、著名艺术家邹建平说,陶庆友乃为“焦墨”代言人。“墨”是国粹,而将其传统精神解构重构,是需要创造的勇气,非湖南人莫属!齐白石早年“北漂”经历相当坎坷!对其带有湘野笔法的绘画书法篆刻,京派众矢之的:“野狐之禅、俗气熏人”,要不是陈师曾和徐悲鸿先后出手相助,白石恐怕很难登大雅之堂,在京城站住脚跟。
澄怀观道,卸繁就简,庆友墨之为墨、视墨非墨。从水墨出发,视传统水墨山水格局如:卧以游之其尤物,麻纸加焦墨,尽情解构、肆意张狂之后,宣纸难以承受焦墨之重,重墨如游龙戏水,纸屑如长蛇蜕皮,洗尽浮躁铅华后,蜕变为天光烟云,山色空濛之作。
“焦墨”为传统绘画中一法,而“五色”中为黑之极限,或“计白当黑”!或“知黑守白”!明末程邃,近人黄宾虹,现代张仃都曾以焦墨有所作为。
邹建平说,庆友之焦墨,笔笔为刀刻镌于纸上,在意象中获得所作之悟之后,置笔墨于死地,用硬刷刷的空笔死磕!先死而后生,其空白之处都是在乌黑的墨团中死抠出来的,山鸣谷应,峰迥壑转的烟云微波,在作品下留下许多死磕硬抠下的死皮破屑!他变更了传统山水某些一成不变的程式,将死墨赋予无限的生机!
湖南省美协理论艺委会主任周功华说,他看来,自我与自然,是陶庆友现代水墨的求索之路。
陶庆友的水墨作品,俨然给人一种耳目一新和如沐春风的感觉。从他的作品中似乎可以读出许多新的信息,这些信息或许关乎个人才情与智慧,或许关乎作品格调与意趣,然而这些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的作品中完全看不到所谓传统的成法与程式抑或流行的风格与样式,而是以一种直觉的体验方式来自由地展开属于他自己的笔墨心迹,所谓法由心生,形随意动,在情思与景致的交融中,在笔墨与纸纹的触摸中,实现自我与自然的融合。
很显然,陶庆友不是那种按部就班和循序渐进之类的传统型艺术家,也不是那种随风而动的所谓名家画风的亦步亦趋者,严格地说,他属于新时代青年学院派水墨画家。
陶庆友的水墨作品大多数都是在对景写生中完成的,故而,景中有情,笔中有意,其意趣则悠然而生动,其意境则空灵而隽永。因此,欣赏他的画作,一方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在场体验,另一方面则又给人一种超然拔俗的审美享受。他画长城,有如雄狮矗立,威严而雄浑, 似怒吼,实敦厚;或者有如青山忠魂,或者有如风云际会而映现时代沧桑,似景色更像沉寂的远古战场。他的作品看似写生却是创作,笔墨虽然精微却无意于玩弄空洞的形式,而是在有意与无意、有形与无形之间营造出意味深长的画面氛围,气象则出于意表。
他以长卷的方式画自己家乡的山川田野和丘陵灌木,烟云雾霭而生气盎然,小路的蜿蜒之势合着地表的气雾,既分割了画面的节奏又整合了画面的结构,朦胧中透出清新,宁静中显出敦厚。立轴是陶庆友最为擅长的表达形式,然而他却并不刻意运用所谓传统的三远之法,而是移步换景,与现场的透视观察体验相结合,既真实又玄妙,其内在奥秘却在于物象的截取与节奏的转换与控制, 顿然间,小景致变成了大气象,小情调变成了崇高感,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视觉与意象的张力中融合中西,召唤出审美的巨大潜能,彰显出艺术的无限魅力。从陶庆友的一批小圆面画中,则可以窥见其天生的艺术才情,无论是位置的经营,还是形态的意趣以及笔墨的虚实变幻,还有空间的阴阳交割与气息的隐约流变,一切自然而然且合于宇宙的生成之道,所谓虚实相生,有物混成,而呈现出一派生机。另外,几张小速写也是情趣十足,别有一番意味,更添几分禅意,笔墨则潇洒而轻松自然。
周功华说,陶庆友的水墨画作,虽以西法如介入水墨,然而却又以东方的诗意与禅意的体认方式来化解物象与空间的绵延关系,加之色彩因素的进一步凸显,将中国的水墨表现引向一种当代审美经验,使得他的水墨在双重的意义上超越了中西的对立而走向融合趋势,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水墨探索之路。
“一年365天,我起码有300天在画画。每一次写生,于我而言不再是简单的游历,我会做足基本功,去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风物。这一切看起来与山水无关,但它们都是山水背后的灵魂。”陶庆友说。持续着绘画热情,探索着表象之下的真实,他浸淫于艺术世界,思考着,尝试着,坚持着,终获得了专属于自己的关键词。他先感动自己,然后打动了很多人。
陶庆友透露,他近期在准备做一场线索展,就是把他这七到八年间的作品串理出来,把他走的艺术这条路的每一步进程展现给大家,大致有近二百幅,这个工作量比较大,希望可以得到爱好艺术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支持。(刘畅 供图:陶庆友)
陶庆友简介:
陶庆友1984年生于浏阳,200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省美协会员,长沙天心区美协副主席,职业画家。
2014.12.6 湖南省国画馆举办陶庆友“现代山水”个展
2015.8.9 游于艺艺术馆举办“观山不语”个展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