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高级兽医师武汉鼎。

武汉鼎,1933年4月出生在清水河县暖泉乡大阳坪村,197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学大专文化。1988年5月被内蒙古自治区职改办评为高级兽医师。1953年3月在巴盟狼山县兽医站参加工作,1959年10月调入清水河县盆地青乡兽医站工作。1982年3月调县畜牧局工作,任县兽医站站长。1986年5月辞职到暖水湾村开展旱作生态农业推广工作。1992年6月退休,并继续从事科技扶贫工作。

六十年代,武汉鼎在兽医体制改革及畜病合作防治制中,开展兽医综合办站推广工作。曾三次参加全国兽医工作会议并进行大会典型发言,介绍基层兽医站体制改革的经验,受到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好评,他的经验在全区进行推广。

七十年代,武汉鼎在盆地青乡搞家畜改良。经过他的技术指导和辛勤工作,这个乡的绵羊全部实现了改良。

八十年代,武汉鼎搞引导农民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林牧加工业综合发展之路,在他的技术指导下,全县共发展各类养殖专业户3000多个。

特别是1992年退休以来,武汉鼎退休不退岗,继续深入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坚持义务科技扶贫和自费扶贫。退休十多年来,行程2万多公里,自己出资10多万元,全部用在蹲点村的科技扶贫工作中。

暖水湾村,是武汉鼎科技扶贫的第一村。1986年深入暖水湾村以来,一是从改变生产方式抓起,开展旱作生态农业推广,扭转广种薄收、开荒剥皮的传统局面,走集约经营之路。二是从迁村抓起,改变村民的居住条件。三是从村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抓起,提高村民的文明程度。在武汉鼎的指导与影响下,暖水湾村人均纯收入由1987年前的113元提高到2008年的6200元,逐步走上了生态、经济、文明的小康之路。

1995年,武汉鼎深入大阳坪村搞开发性扶贫,为村里办实事,上水上电,并引进农牧良种,在全村进行推广。

1997年,武汉鼎又深入革命老区老牛坡村开展蹲点扶贫,成立实用技术推广协会,建立图书室,推广良种,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2000年,武汉鼎确定刘家窑为科技扶贫村,推广支部加协会模式,帮助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增产增收。

2007年,在大阳坪村引进獭免养殖,并开展新农村建设。

在武汉鼎的科技扶贫工作中,从1994年开始,武汉鼎连续十五年联系内蒙农大师生深入他扶贫蹲点的村,配合师生们开展“三下乡”工作。

武汉鼎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各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肯定。1981年,荣获国家农业部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982年,荣获国家农业部、林业部、经委、科委四家联合颁发的国家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1983年,被国家劳动人事部、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1986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兽医先进工作者;同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劳动模范;1991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联合授予“深入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荣誉称号;同年7月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深入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二等奖;1987年至1994年,连续七年获得乌盟盟委、行政公署联合授予的农牧业丰收奖;1995年,荣获内蒙古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的“科技扶贫标兵”称号;1998年,被呼和浩特市委、政府评为年度“十佳市民”;2000年,被呼和浩特市评为年度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2001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精神文明“十佳标兵”;2004年7月,被评为呼和浩特市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12月,被中国名人文化协会评为“全国百名道德模范”。五十多年来,共计荣获各类奖励(包括盟市、旗县级)70余次。


武汉鼎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武汉鼎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