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中科院未来发展提出“四个率先”的要求。为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中科院按照“率先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的意见。主要通过率先行动“”,引进急需人才,提高未来科技竞争力;通过“特聘研究员计划”稳定并激励领军人才出成果、带队伍;通过“青年创新促进会”着力培养青年拔尖人才,支持他们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实施“王宽诚率先人才激励计划”,探索设立针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激励项目;通过“国际人才”计划,拓展中科院国际科研伙伴关系网络,增强国际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通过“西部之光”计划,为西部地区培养引进一批青年人才,可以说是升级版的“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这种分类分层次的培养和引进计划可实现人才源头的持续性,也将是优化、更新一个单位科学内容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战略,达到对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的更新,引进适度的良性竞争、打破既有平衡,深度发掘人才的潜力,促进现有人才的再发展。可以看到,新的人才计划体系更加注重人才计划和项目的系统设计、体制机制的创新、保障措施的到位,有望为中科院带来更多的创新“活水”。
我所按照院“率先行动”计划总体部署,以率先建成创新人才高地为目标,以持续提升人才队伍创新能力为主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适应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队伍,为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研究所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基础。
现在,国家对国家实验室的部署和建设已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按照中科院党组的统筹安排,由我所牵头整合科学院系统能源优势力量,申请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的推动工作将为我所相关重点研究领域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为我所未来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平台,将为我所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培养青年人才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美国国家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美国国家实验室拥有独立、充裕的运行空间,科研资源丰富,装备先进。每个实验室都拥有一个或多个特有的大科学研究装置,为学术界提供了其他科研机构难以匹敌的实验条件,运行经费充沛稳健。17家国家实验室2015年总运行经费138亿美元,其中116亿美元来自能源部和核安全局(NNSA)的拨款。大部分实验室年度运行经费保持在10亿美元左右,只有两家实验室不足1亿美元,个别实验室年度运行经费达到百亿美元规模。在组织结构上,实验室通常会基于优势研究领域设置学部(Division)或小组,各学部或小组负责人向实验室主任汇报工作。从管理和学科交叉的角度,实验室被整合为若干模块,模块内建有研究小组或团队,形成资源共享、人员流动的良好氛围,便于迅速组织力量承接大型研究项目、建立基于学科交叉的前沿学科研究平台。实验室面向国家需求、服务国家战略、秉持任务导向,虽然人员规模庞大,但人员结构合理。研究人员与非研究人员(技术支撑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协同完成任务,人数比例相当或辅助人员略多。经统计,截至2016 年底,17个国家实验室的全职人员为57600 人,研究人员(科学家和工程师)约占40%。在科研人员中,有些专家是实验室与大学、科研机构共同聘用的教授,属于“联聘人员”(Joint Faculty)。此举意在吸引、集聚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深化实验室与大学的联系。另外,国家实验室的非研究人员队伍以博士后为主,既可应对“退休潮”引发的人员缺口,亦能通过强化师生关系保证源源不断的“生源”,博士后研究结束后,这些年轻的科研人员往往会依据国家实验室的研究经历凝练今后的研究领域和方向,而国家实验室的科研工作都是服务于国家需要,因此这也有利于带动相关研究领域的繁荣发展,绵延国家意志。据统计,2015年,共有2700名科学家使用过SLAC的设备和仪器,其中有13%的科学家来自于斯坦福大学。曾有两位在SLAC作访问学者的科学家借助该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1]。
二、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队伍
目前,中科院已正式批准以我所为法人依托单位,在能源领域部署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加快推动洁净能源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步伐。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将努力为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建设创造条件、探索体制机制建设,也将为我所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研究所奠定基础。建成世界一流研究所,需要一流的人才队伍做保障。结合美国国家实验室人才队伍经验,我们对未来我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提出了一点自己的见解。
1、有世界影响的科技领军人才,是创新团队的灵魂人物
全球科学事业的发展都是以人才战略为基础来实现的。全球著名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例如美国的国家实验室、德国马普研究所、日本理化研究所等都以拥有杰出科学家和青年科技人才为主要标志[2]。
科技领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