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三月一日,马大猷出生于北京,父马有略,字星曹,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办事",因经常欠薪,有时要去当铺典当,所以从小知道贫穷滋味。后来,父亲弃官去上海做律师,两年后故去。
中华民国十五年(1926年),马大猷考入师大附中。念中学时,受傅种孙和程春台先生影响很大,非常喜欢数学。
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15岁的他靠北平潮州同乡会的资助才得以完成中学学业。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马大猷从北京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考上了清华大学招考的留美公费生,学的是物理学方面的电声学专业。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在吴有训先生的建议下,马大猷前往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物理系学习,成为国际声学权威之一努特森的研究生。
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马大猷发表了他在加州大学学习时的第一篇论文《矩形室内低频简正频率的分布》。这篇论文被推荐在1938年秋天的美国声学学会年会上宣读,马大猷被认为贡献了世界声学史上关于“波动声学的一个基本公式”。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马大猷获得了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历史上第一个用两年时间就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学校毕业典礼后,马大猷即启程回中国。在回国途中,到耶鲁大学看望了赵先任先生和颜福庆先生。还去UCLA看望了努特森先生。最后由旧金山登轮回国。
1940年8月到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任副教授,两年后升教授。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马大猷被美国声学会选为会士,成为中国科学家在该学会的第一位会士。
1946年8月到北大,任物理系教授,不久学校决定筹备工学院,被聘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后任工学院院长。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
1949年1月,迎来北平解放,工学院从此逐渐溶入了全国的大发展。为此,马大猷在工学院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改变学制,把五年制改为四年制;一是大办适应实际需要的一年制和二年制的专科,这样就培养了大批技术干部。
1952年-1955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马大猷事先已调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务长、教授。
1952年,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兼教务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及副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数学物理学部副主任及研究生院副院长、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
1955年,调到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后来改为物理所),恢复声学的研究工作。先后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电子研究所和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同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来改称院土)。
1956年,全国制定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马大猷提出了发展声学的规划建议,并参加了讨论。会上提出4项紧急措施(电子学、半导体、计算机和自动化),为我国新技术的发展画出蓝图。后来关于声学部分的发展规划意见正是由他起草。会后,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电子学研究所筹备委员会,指定李强为筹委主任,孟昭英、马大猷和陈芳允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
1959年-196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1959年中国科技大学在北京成立,他与吴有训先生、严济慈先生分担几个班的普通物理课,研究所的工作不减少,一直教了6年,直到"科大"搬到合肥。
1959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点将,他主持了人民大会堂的音质效果设计。
1961年,他总结了50年代领导开展低频和大气声学记录分析系统研究的经验成果,以自己的名义专门向中科院写报告,提出开展核爆破侦察和声学探测的科研任务。
1964年,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破成功的同时,马大猷组织了核爆破侦察研究,用次声测定大气层核爆炸的地点、时间和当量。同年声学研究所从电子所分出来正式成立,马大猷改到声学所,任副所长、研究员。同时,创办了《声学学报》,成为全国声学最高学术刊物,马大猷任主编,以后还出了英文版。
1966年,马大猷承担了导弹发射井吸声系统的设计。同年就组织进行了第一次北京市交通噪声调查研究工作,撰写出“交通噪声”论文。
1972年,他开始研究解决地铁噪声问题,找到了电动机设计上的缺陷,经处理后降低噪声10分贝。
1973年,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噪声应与废水、废气、废渣并列为环境污染四害问题之一。
1982年,他还主持完成核爆炸产生次声波在大气层中传播的理论、数据处理和电容传声器次声探测系统的建造。同年他组织完成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及测量方法的标准制订工作,之后又陆续组织完成了机场噪声、铁路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以及各种噪声源测试等多个相关的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环境噪声测量、评价、控制的标准体系。
2005年,马大猷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寄去他所撰写的《国家实力根本源于基础研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