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人物传 谢维俊人物传,谢维俊生平事迹,谢维俊评价
Posted 2022-05-04 物
篇首语:认识到自己无知是知识进步的重要阶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共人物传 谢维俊人物传,谢维俊生平事迹,谢维俊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谢维俊,又名唯俊,字蔚青,化名废若、非若,湖南耒阳人。一九○八年十月九日 (清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五) 诞生于耒水河畔的肥田乡一个小康农家,大革命时期入党,湘南暴动时入伍。中央苏区时期,他是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作斗争的“邓、毛、谢、古”之一,“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拥护者和执行者”①。一九三五年冬在陕北的定边附近作战牺牲,年仅二十七岁。他短暂的一生,“对革命事业是忠诚勇敢的,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值得我们学习,值得中国青年纪念。”②
走上革命道路
谢维俊之父谢成甫,生有二男二女,维俊最幼。谢成甫读过“四书”、“五经”,能赋诗作文,且善说算,在当地颇有点名气。谢维俊自幼聪颖伶俐,长得面目清秀,倍受家里珍爱,成甫公更视之为掌上明珠,希望他长大成材,光宗耀祖,就在他伊伊学语的时候,便教他“子不教,父之过”了。谢维俊七岁那年开始读私塾,八岁入蒋家祠堂初级小学。他酷爱学习,善于思索,能说会道,很受老师器重,连以“书香门第”著称的蒋翕琴老先生也十分赏识他。成甫公得知这一消息后,喜天乐地地连连叹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传道、授业、解惑之高师者,乃成功之秋也。择师而教之,则俊儿之不惑近矣。于是经常拉着维俊到蒋家求教。久而久之,两老订下盟约,结成了亲家。蒋老先生长子啸青系中共湘南党的创始人之一,任教于衡阳的省立第三师范。每每放假回家,利用传授“博物学”的便利,向乡亲们传播新思想,带回《新青年》、《共产主义ABC》等书,启发亲人投入革命。勤奋好学、善于思索的谢维俊,尤敏于接受“五四”以来的新思想。当在衡阳读书的爱国学生刘泰、陈芬等回耒组织成立话剧团,到城乡巡回演出时,他便欣然前往,并深深地被新剧所打动。他开始懂得,中国落伍了,自己落伍了,死啃书本是无济于事的,应该投入到斗争的行列。不久,他就参加了话剧团①,逐渐树立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自从看了 《新青年》、《先驱》等革命刊物,更加深了他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认识: 中国的落后“皆因洋人之欺侮,社会制度之腐败。” “我热血赤子,岂不忧国忧民?”②从此,立下了救国救民的大志。
一次,谢维俊来到蒋老先生家,同往常一样,孩子们都围了上来,要他讲故事。他一不道神,二不言怪,专讲“定伯捉鬼”。讲完后,启发地说: “你们留这么长的辫子,又裹着脚,当心被魔鬼揪住头发,把你们捉去。”蒋家最小的那个姑娘听后连连叫道: “这可怎么办呀?”他说: “你不知道剪掉呀! ”另一个姑娘担心地说: “我们不敢,爸爸不会同意。”为了打通蒋老先生的思想,他同正在家“休假”的蒋啸青一道,与蒋老先生展开一场舌战,气得蒋老先生差点动手打人,高声嚷道:“你们反了,反到屋里来了。”谢维俊和蒋啸青连忙解释说: “我们不是反您,而是反您老人家的封建思想。”他们终于说服了蒋老先生,蒋家姑娘成了当地最早放足和剪发的女青年。此后,谢维俊又给孩子们讲了什么叫穷人,穷人为什么穷,怎样才能不穷的自编故事,启发孩子们的思想。经过多次交谈,蒋啸青相中了谢维俊这块“璞玉”,决定带他到衡阳加以“雕凿”。一九二一年,蒋啸青介绍他进衡阳省立第三师范附小读书①。
三师是当时湘南地区影响较大的学校,十余县追求进步的青年荟萃于此。一九二一年冬,这里就建立了湘南最早的党支部——中共湖南三师支部。党以三师为基地,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附小尤其受到重视。蒋啸青多次来附小启发教师:“不要只埋头搞业务,应该想想能否另外找条出路,以图精神之舒畅,谋国家之繁荣富强。”他还开导学生: “国如灭亡,读书何用?”②谢维俊一到附小,如同鱼儿得水,很快就活跃起来。他毫不畏惧地参加了“抵制仇货”的示威游行,投身于爱国学生运动。为了武装头脑,他偏重于学习社会科学,要是弄到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至今仍然健在的他的一位附小同学谷子元回忆说: “维俊在三师附小时,常看些 《唯物史观》、《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之类的书。有时上课也手不释卷,以课本作掩护; 有时参加活动,没去上课。”当时,三师附小有些学生非常看重分数,不大关心国家大事。考试张榜,有的面榜而笑,有的对榜而哭,谢维俊则身穿长衫,戴上眼镜,逗趣地说: “后面还有我呢! ”当有人问他考分下降的原因时,他说: “君以为当务之急是读书还是报国呢?悲莫大于心死,赤子还当忧国忧民啊!登科非我意,但愿世道平。”这一番话,使那个同学顿开茅塞,表示要投入到爱国学生运动的洪流中去①。在蒋啸青的革命思想启发、熏陶下,谢维俊进步很快。一九二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