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九时,陈华癸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暨系列学术会议开幕式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举行,隆重纪念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教育家、杰出的微生物学家和土壤学家、我国农业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陈华癸先生诞辰100周年。我实验室主任陈焕春院士主持纪念大会。中国科学院陈文新、张启发、邓子新等院士,校党委书记李忠云、副校长周承早,原科技部副部长、我校原党委书记韩德乾,我校原党委书记孙朝恺,原校长张端品,全国各地的专家代表,先生的学生、同事、家属及家乡的代表,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科院和资环学院的师生代表共800多人参加了会议,共同缅怀陈华癸先生对祖国高等教育、微生物学、土壤科学等领域的卓越贡献和伟绩。

系列纪念学术活动包括: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五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术研讨会、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化专业委员年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三次全国化学肥料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第二十届全国生物固氮学术研讨会等。

与会代表们一起观看了陈华癸先生生平的微电影,该影片集合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勾勒出陈华癸院士的人生轨迹。

周承早代表学校在致辞中缅怀陈华癸功绩,分享先生故事,追忆他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奋斗历程。他指出,先生的一生是开拓创新、献身科学的一生;是知行一致、授人以渔的一生;是润泽桃李、奖掖后学的一生。周承早号召广大师生继承先生遗愿,从先生的品格中汲取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谱写事业腾飞的新篇章。

弟子邓子新院士深情的回忆了先生。他说,先生谆谆的话语犹在耳边,亲切的笑容犹在眼前。先生的为人师表,治学精神,大师风范深深影响了几代学人。虽然这位农业高等教育的一代宗师已远去了12年,但他用平凡而亮丽的一生点亮了莘莘学子灿然光亮的人生,以薪火相传的方式释放着大爱大美、大真大善。

会上,华癸奖学基金会向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彭波、资源与环境学院孙浩燕等20名同学颁发首届“华癸奖学金”。

纪念大会后,嘉宾们前往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B座三楼,参观了陈华癸纪念馆。展览展出了手稿、印章、实验仪器、衣物等大量实物,并采用3D打印人物模型的形式重现了先生在北大学习、国外留学、学生的簇拥、指导学生实验的4个场景。“您是我国土壤微生物研究的先驱,徒子徒孙满神州。您功德无限,光照永存。”陈华癸先生第一届学生陈文新院士在观展后题词道。韩德乾等老校友则表示,农业大学要继承先生的精神,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研究出一流成果、培养出一流人才。

“感谢学校做了近二年的准备工作,展览重现了父亲的形象,看后非常激动。”陈华癸长子陈一周说,“希望父亲的精神可以激励更多晚辈,把父亲治学的精神代代传承。”

历时近二年编辑的《陈华癸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铸魂》画册、《陈华癸论著集》三本图书同期出版,并赠送给学校图书馆、昆山市档案局、锦溪镇杰出人物馆收藏。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昆山市人民政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赵国屏院士发来了贺信。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赠送“万紫千红”吉祥云锦一面,著名画家蒋昌忠赠送国画一幅。

有关陈华癸先生的更多事迹参加校报推出的纪念特刊文章

http://news.hzau.edu.cn/showarticle.php?aid=51406

陈华癸生平简介:

陈华癸(1914—2002),男, 江苏省昆山人,著名教育家、杰出微生物学家和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农业微生物学主要奠基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之后赴英国伦敦大学细菌及热带病学院学习,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952年,院系调整时任华中农学院教授,创建了我校的土壤农化系。1979至1983年任华中农学院院长。他对水旱两作稻田的微生物区系、营养物质的生物循环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还首次揭示了紫云英根瘤菌是一个独立的互接种族,对紫云英根瘤菌的生产和大面积推广应用起了开创的作用。


陈华癸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陈华癸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
澳超联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