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虎,延安大学毕业生,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委政策研究室综合秘书科副科长)
【个人简介】曾先后在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读书,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2009年考取四川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先后在大凉山彝族聚居腹心地-美姑县基层乡镇、县委群工局学习锻炼,任过党委秘书、乡纪委书记;现在中共凉山彝族自治州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任副科长。
陈虎
叫陈虎,甘肃榆中人,2009年毕业于陕西延安大学,现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任综合秘书科副科长。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从延大学子到凉山“阿木科”(彝语,意为“干部”——让青春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激情燃烧》。只身入川将近五年,扎根凉山奉献青春;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基层走来一路艰辛。但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建功立业,我无怨无悔。
义无反顾,选择来民族地区工作
我从小的理想就是从政,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造福人民,服务社会,做优秀的公务员,是我最大的愿望。学生时代我多次担任学生干部职务,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大学时我的专业是中共党史,通过专业课程学习,我认识到干部队伍对党、对国家、对革命战争、对社会主义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毕业前为期三个月的政府部门专业实习,使我对党政机关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有了深入认识。
“钟情于大西南的山山水水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志愿在边远民族地区奉献青春、建功立业。”这是我在博客里写下的话。五年前,我从陕西延安到四川成都,从成都到西昌,从西昌到美姑,从美姑到依果觉,从熟悉的城市跑到了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乡镇,“一竿子”插到了基层一线。
为什么不考陕西选调生?为什么不在家乡工作?为什么要来民族地区?许多人问过我,我也常常扪心自问。其实,选择来民族地区工作并非偶然。我的家乡甘肃是一个汉、回、藏、东乡、保安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从小我就对一些民族现象和民族问题耳闻目睹,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学期间我热切关注民族问题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阅读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政治学、边疆政治学等领域的相关书籍和理论文章,为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工作奠定了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报名、笔试、面试、体检一路走来,我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取了四川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一个人坐上火车从延安到西安、从西安到成都、从成都到西昌,又转乘5个小时的汽车到了美姑。当初的想法是,我要在那里工作、生活一辈子,应该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总人口497万,其中彝族人口250万、约占50%。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凉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美姑县23万人,彝族人口占98.7%,属典型的彝族聚居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952年解放时设县(此前未设置政权机构),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形态上是“一步跨千年”;高科技火箭在距离不远的地方发射升空,却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县城没有一家上档次的宾馆,抽一杆烟功夫就可以走完县城主要街道;“西电东送”高压电线从天空一根根穿过,许多老百姓却还在用煤油灯……沿途所见所闻“触目惊心”,和原本想象相差甚远。春节回到甘肃老家,征求家人意见(当然详细情况没有告诉家人),感谢家人的开明和支持、让我在就业问题上自己做主。客观地讲,是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有些许的理想主义,使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来凉山工作。
主动融入,在基层不断磨炼自己
依果觉(彝语,意为“有水的地方”)乡位于美姑县北部,距县城47公里,海拔2200米,是典型的高寒山区乡镇,也是彝族风情保留最完整、最浓厚的乡镇,成为我来四川工作的第一站。初到乡上,面对迥异于大西北的气候、语言、饮食习惯、民族风俗等,我更多的是陌生和不适应。我不会说四川话,讲普通话也有浓浓的黄土味,更不会讲彝语;而当地农民100%是彝族,有些甚至听不懂汉语,交流起来存在很大障碍,闹过不少笑话。我第一次去村上,在老乡家吃饭,没有看到碗筷,也没有见到桌子;而是一群人围成一圈蹲在地上吃饭,省饭的家伙是铁盆和簸箕,吃饭的工具是马食子(彝语,意为“木头勺子”)。彝族是热情好客的民族,也是嗜酒的民族,客人来访,主人家“待客先用酒”,第一件事就是拿出酒来让你喝;虽然工作时间不能喝酒,但在民族地区工作,到了基层村社,当地的民风民俗必须尊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工作千头万绪,现在想来,却是锻炼人的好地方。面对前来办事的老乡,我从来随叫随到、不等不拖,节假日有工作我就放弃休息、加班加点。我主动整理了几年的文件档案,通过这个过程我不光尽快熟悉了乡上的工作,也了解了县上、州上的工作。我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彝语,“卡莎莎”(彝语,意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