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超,1966年生,博士,研究员,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

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科技处处长。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2000年获香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8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和方向性项目各1项,同时参加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基金创新群体、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中科院海外团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课题在内的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

近年来一直从事造山过程中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关系的研究,主要运用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手段探索不同构造背景下岩浆中元素行为与活动规律,反演造山过程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研究区域涉及昆仑山,松潘甘孜、阿尔泰、天山、北山以及华南等地区。代表性成果包括:(1)通过对西昆仑库地火山岩中地球化学化学波动特征的解析,反演不同端元随岛弧演化的消长变化并据此重建了洋内俯冲带的发育和演化的精细过程;(2)对新疆阿尔泰地区的早古生代岩浆活动、地层沉积环境和碰撞后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指出阿尔泰造山带缺少太古代或早元古代基底,在早古生代处于一个活动陆缘的环境,其物质组成主要来自增生的年轻块体和沉积物,是一个由增生楔演化而来的新生块体;(3)通过对松潘甘孜地区三叠纪岩浆活动和成因的研究,结合区域沉积演化和构造变形,提出岩石圈在挤压应力下可向下弯曲,在引起表壳岩系强烈褶皱的同时造成深部岩石圈的强烈拉张的构造模式,合理地解释了松潘甘孜三叠纪伸展环境下的岩浆活动和同期强烈挤压造成的构造变形;(4)明确了华南早古生代陆内造山经历了两阶段演化,探讨了壳幔混合作用对华南壳源埃达克类岩石成因的影响,指出岩浆混合可能改变埃达克质岩浆的原有组成,从而使其失去埃达克特征。2000年以来,先后发表国际SCI论文90余篇,参与完成的“中亚增生造山作用与西准噶尔成矿预测”项目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2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袁超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袁超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
澳超联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