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祥钟(1908—1994),男,汉族,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0年1月至1984年4月,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所长。
孙祥钟193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36年自费赴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留学,专攻植物分类学与园艺学,被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吸收为终身会员。1939年,孙祥钟从英国归国后一直在武汉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武汉大学生物系主任、生物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党委常委和教务长等职务。1980年1月,年过古稀的孙祥钟受党组织的委派,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所长。在他担任武汉植物所所长期间,经常奔波于武昌珞珈山与磨山之间,为武汉植物所的建设和发展辛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生平
孙祥钟于1927年在桐城中学毕业后考入安庆高中理科,1929年高中毕业考入武汉大学土木系,入校后转生物系,1933年7月从武汉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由于学习成绩优秀被留校任教,在我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钟心煊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并积极参与创办武汉大学植物标本馆工作。1933年8月,他参加在重庆北碚由中国西部科学院召开的我国现代科学史上最早的、又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团体——中国植物学会的成立大会,成为中国植物学会第一届会员(当时会员仅105人)。1936年,在武汉大学生物系主任张珽教授和钟心煊教授的推荐和帮助下,他自费赴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留学,从事五加科植物的研究,后因病提前于1939年12月回国。孙祥钟是我国研究五加科植物的最早学者之一,他在1943年发表的《中国五加科植物之分布》等论文至今为国内外有关学者所重视和引用。
孙祥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生活简朴、热爱植物科学。青年时代不顾艰难险阻,多次在我国西南地区高山峻岭中开展植物学考察调查。在武汉大学执教50余年,他32岁晋升讲师,34岁晋升副教授,35岁被聘为教授,42岁(195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既辛勤耕耘于教坛,又主持了许多重要的研究项目,并获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孙祥钟的学术思想活跃,富于创新精神。1978年他创建了武汉大学植物分类学研究室,1981年建立植物分类学博士点,1992年设立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他主持和指导植物分类学的科研工作,为研究室选定研究方向和指导制订长远科研规划,带领教师和指导研究生坚持以水生维管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学、区系学、生态学、形态解剖学、细胞学、生物化学、物种生物学和数值分类学等领域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孙祥钟指导下的这一系列的研究在国内植物分类学界被认为在研究对象、手段、成果上都很有特色,并受到国际水生植物学界的关注[1]。由他主持编写的《中国植物志》第八卷,是我国第一部科学价值极高的水生植物专著,达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际水生植物分类学领域的空白。他主持完成的《理科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方式的研究》项目,获1988年武汉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
孙祥钟教书育人,十分重视和关心植物学人才的培养与成长,并为之呕心沥血,忘我工作。他对学生总是循循善诱,既严格要求又倍加爱护,要求做学问与做人的高度统一。他经常教导研究生要“一专多能”,他认为光“专”不“博”,知识面窄,将来难以胜任工作;光“博”不“专”,难以拔尖,培养不出一流人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对年青人既要带路,又要让路,我希望学生超过我!”[1]。从1982年到1992年十年间,孙祥钟七十余高龄时培养了9位博士生和8位硕士生。现今,这些学生有的已是著名专家教授,有的是科研、教学单位的领军人物。
孙祥钟给予后辈最宝贵的不只是他的科研成果和教育思想,更重要的是对国家、对科学的献身精神,以及他高贵的品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由于孙祥钟在植物学教学和科研上的成就以及杰出的领导与组织才能,他先后被推选为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市植物学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湖北省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生态学会顾问、庐山植物园顾问、《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编委、《武汉植物学研究》主编和名誉主编等学术界领路人,并入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专家司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名录(1992年卷第二分册)》。
三、主要事迹
1978年3月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是年12月18日,武汉植物园由中国科学院更名为武汉植物研究所[3]。从此武汉植物园进入了其发展史上的第三个时期——振兴改革发展时期。
早在1956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武汉植物园筹备委员会,孙祥钟即被任命为筹委会副主任委员,从那时起他就致力于武汉植物园的创建工作,时刻关注着植物园事业的发展。24年后他受党组织的委派出任更名后的武汉植物研究所首任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