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0岁的张一鸣,就是字节跳动(bytedance)的创始人,从牛仔裤上的油渍上你很容易看出他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宅男。从高中时代起他就酷爱计算机,2001年进入南开大学先后就读于微电子和软件工程专业。他在大四时编写的电路板自动化加工软件PCBS曾获得过“挑战杯”二等奖。
虽然从外表来看有些“技术宅”,但其内在是个很有冲劲的人。他说:“最初在酷讯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当时因为年轻,可以没日没夜的工作,通宵达旦的情况也时常有。如果下班回家早,一般也是看书,学习到晚上一两点。那段时间让人感觉很充实,那两年经常没日没夜的学习”。
就是这位极具冒险精神的“技术宅”,迄今为止,他已经直接参与了五家公司的创业,其中有两家是自己创立的,还有一家是合伙人。
开发面向企业的IAM协同办公系统
2003年之后,经历了寒冬的互联网行业开始复苏。搜狐、新浪、网易三大门户网站利润额持续增长,在纳斯达克股市上的表现优异;阿里巴巴投资1亿元人民币推出了个人交易网站淘宝网,并创建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做即时聊天起家的腾讯和以搜索业务为本的百度也正式挂牌上市。
张一鸣嗅到了互联网行业大发展的气息。2005年大学一毕业,他就组成3人团队,开发一款面向企业的IAM协同办公系统。但产品的市场定位失误导致了创业失利,当时协同办公在中国根本还没有发展起来。
这次创业经历让张一鸣意识到,在互联网创业需要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且能够抓住这个机会。
参与创建旅游搜索网站酷讯
在一次短暂而失败的创业后,2006年2月张一鸣进入旅游搜索网站酷讯。作为酷讯的第一个工程师,他全面负责酷讯的搜索研发,一年后成为技术高级经理,手下管理着40多人,最终担任技术委员会主席。那时候他毕业还不到两年,看到公司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很想知道大公司是如何管理的,于是他在2008年离开酷讯去了微软。
回想起加入微软的经历,张一鸣说“有一种的不适应感”。
起初张一鸣抱着学习大公司如何协调管理工程师的想法加入了微软,但微软给他留下的印象并不尽如人意。“我觉得微软最初建立的团队以及管理系统很好,在很多工程的管理、培训背后有一套良好的系统作为支持,比如培训的系统、代码权限控制的系统、权限部署的工具系统。由于微软自主开发工具,所以它有一套自己的方案,包括审核标准、开发流程,但是代价就是其效率极低。它对工程的控制的超过了对创意的实现,做的时候你需要很小心。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你遵循流程中的每条细则,条条框框比较多,我认为不适合特别有想法,特别有冲劲的人”。
今日头条雏形
离开微软后,当时国内第一个微博网站饭否吸引了他,他在2008年9月份以技术合伙人的身份在饭否创业,负责饭否的搜索、消息分发、热词挖掘、防作弊、用户排名等后台系统方向,为社交分析储备了大量技术。因为饭否是个社区,需要跟用户有更多的互动。“我们经常去做用户沟通和访谈,所以更懂得了如何理解用户。”饭否让张一鸣感受到了信息在人与人之间流动的价值。如果把酷讯和饭否结合起来,其实就是“组织信息+社交行为分析”,这就是“今日头条”的雏形,张一鸣也就是在这时候有了做“个性化信息推荐”的想法。
独立创办房产信息网站九九房
当饭否被关闭之后,海纳亚洲找上门来,希望出资由张一鸣创立一家房产信息网站。2009年10月,张一鸣开始了第一次独立创业,创办了垂直房产搜索引擎“九九房”。在九九房,张一鸣开始涉足移动开发,6个月间推出掌上租房、掌上买房等5款移动应用,在当时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150万用户,是房产类应用的第一名。
“我这时候对移动市场有了认识,感觉个性化信息推荐在手机上的需求更大。”张一鸣在2011年底辞去了九九房的CEO职位,在2012年年初开始筹备“今日头条”。
创办字节跳动,推出“今日头条”
在张一鸣看来,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使人们面对的选择越来越多,面对信息超载,人们常常无所适从。在这种情况下,信息获取方式将不再是传统媒体采用的人工编辑模式,而是更加智能和个性的自动化推荐,推荐引擎便开始展现技术优势,发挥威力了。“越是在移动互联网上,越是需要个性化的个人信息门户。我们就是为移动互联网而生的。”张一鸣说
今日头条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系统首先会采集海量的信息,然后通过数据挖掘,智能分析出每时每刻最热门最值得用户关注的资讯;其次,推荐引擎会根据用户以前获取信息的情况,建立起个人用户模型,两者结合,就能智能地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信息,有人将此形象地比喻为一千个人眼前会有一千个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从上线到拥有1000万用户只用了90天,2012年7月获得SIG海纳亚洲等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2013年9月获得DST等数千万美元B轮投资。2014年6月3日确认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红杉资本领投,新浪微博跟投。此轮融资估值5亿美元。截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