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年(1915年)4月4日,郭令智生于湖北省安陆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并留校任助教。

民国二十八年至三十五年(1939-1946年),先后在云南大学矿冶系、四川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

民国二十八年至二十九年(1939-1940年),他在云南大学矿冶系任助教,担任《普通地质学》、《光性矿物学》的教学和野外实习辅导。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他和朱熙人、袁见齐一起对云南省地质矿产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发表了专著《云南矿产志略》。

1946-1949年,任台湾大学地质系副教授、台湾省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春,他作为中国首批赴南沙群岛的科学家之一,对中国的南沙群岛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于1948年在《台湾大学学报》上发表文章,总结和论述了南沙群岛珊瑚礁的成因。

1949年9月,公费赴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深造。

1951年12月,由英国绕道香港回到新中国,任南京大学教授至今。

1956年至1978年,任南京大学地质系区域地质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1956年,他与肖楠森、张祖还和孙鼐等对南京长江大桥桥址进行勘察选址,向铁道部提交勘察报告。

1956—1982年,他任区域地质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1959年,作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团。

1973年,暑假期间,他冒着酷暑到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做野外工作,并在湖南做了《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观点》的报告,着重论述了板块学说的发展概况和基本内容,为在中国普及板块构造理论做出了贡献。

1981年起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1982-1984年任南京大学副校长、代校长及校务委员会主任。(1983年,任教育部地学学科评议组组长、地学规划组组长。)

1987年,郭令智赴美国,参加匹兹堡大学200周年校庆学术讨论会和讲学。

1988年春,郭令智应日本名古屋大学邀请赴日本考察美浓地体。

1988年冬,郭令智又应美国斯坦福大学邀请,参加天山造山带和准噶尔盆地学术研讨会。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8月5日下午3时42分,郭令智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岁。


郭令智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郭令智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