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王伏红

上世纪60年代,饥荒像洪水猛兽一样袭来。1961年7月的一天,湖南省安江农校早稻品种试验田里,青年教师袁隆平和往常一样正在察看选种。突然,他被一株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吸引了。这株水稻长得特别好,穗子大颗粒饱满, 10多个8寸长的稻穗下垂如稻瀑一般。袁隆平蹲下身子,挑了一穗仔细一数,大喜过望:230粒稻谷,远远超过了普通稻穗的数量!兴奋的他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将所有谷粒留做试验的种子。

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谷粒播在试验田里,以为它们会长成植株壮硕、穗大粒多的下一代。然而结果却让人很失望,秧苗长高了,但长得参差不齐、抽穗时间也有的早,有的迟,没有一株的性状赶上它们的前代。

灰心、失望的情绪齐齐涌上心头,然而袁隆平并没有放弃思考。这时,灵感来了:从遗传学的规律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现在,它的第二代既然发生了分离,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当时,权威的看法认为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要逆权威而行,坚持研究培育杂交水稻,其中的困难不言而喻。但他下定决心,不为权威所限,一定要通过科学的研究揭示出水稻杂交的奥秘和规律。

袁隆平开始到各地的稻田里寻找水稻天然不育株,用以培育杂交稻。从湖南到云南、广西、广东、海南,他在田野里不停奔走。稻海茫茫,寻找五万分之一的天然不育株,简直就像大海捞针。每天头顶烈日,赤脚走在水田里,袁隆平顶不住了,差一点晕倒在田里。助手把他扶到树荫下休息,他站起来又接着去找。在手拿放大镜观察了14万多个稻穗后,终于从洞庭早籼品种中发现了第一株水稻雄性不育株!他欣喜若狂,立即采下花药,奔回实验室做镜检。1964年到1965年,袁隆平先后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在4个不同的水稻品种中找到了6株雄性不孕稻株。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述了水稻具有雄性不孕性,并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带来大幅度、大面积增产成为可能。”这就是袁隆平首创的“三系法”杂交水稻。

然而,从理论的形成到实际投入生产,杂交水稻研究走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辛之路:它遭遇了“文化大革命” 、人为的毁禾破坏、地震的死亡考验,以及试验技术上的数次重大失败.……袁隆平背着骂名,顶着压力,一直没有放弃科研。

直到1976年,杂交水稻终于开始进行大面积推广,全国达208万亩,增产全部在20%以上。1981年,袁隆平被授予新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1982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学术会首次公认:中国科学家袁隆平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在一片赞扬声中,袁隆平却自揭其短:杂交水稻“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于是他又马不停蹄地展开了新的研究攻关: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1987年,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袁隆平出任责任专家,主持全国16个单位协作攻关;1995年, “两系法”杂交水稻大面积生产,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了5%-10% 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亩产700公斤目标实现;2004年, 800公斤目标实现;2005年,超级稻第三期小片试验田达到900公斤…...

“我是一个从小喜爱跳高运动的人,现在搞科研,也是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如果不跳,早晚要落在后头;即使跳不过,也可为后人积累经验。”面对接踵而来的新成绩与新挑战,袁隆平这样回答。


王伏红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王伏红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