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导演 吴子牛

国家一级电影导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

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首批“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湖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华诞之际,荣获国家颁发的“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

吴子牛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同年在湖南潇湘电影制片厂开始导演生涯,是中国著名的“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从影以来共拍摄了十三部电影,十部(200多集)电视连续剧。其电影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三大电影奖的“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导演奖”等诸多项奖,亦曾多次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蒙彼利埃电影节”,“波哥大国际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颁发的“银熊奖”,“最佳推荐奖”,“金熊猫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故事片奖”等奖项。其电影作品自80年代中期以来,频频出现在世界各大电影节和电影活动中。

吴子牛曾担任第六届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并出任第16届,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目前担任第九届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第一届中国电视剧导演协会理事。

1985年荣获全国第一批“五一劳动奖章”,获“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1985-1990年期间担任湖南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1989年被评为电影界第一批“一级导演”,并被选入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会。

1995年1月,吴子牛因拍摄《南京大屠杀》首次受邀登上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

1996年《中国第五代导演丛书》之“吴子牛卷”:《晚钟为谁而鸣》出版。

1999获得“国务院专家津贴”。

2000年其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坦普尔大学 (Temple University),索斯摩大学 (Swarthmore University)进行电影交流和讲学活动。

2001年吴子牛涉足电视剧创作领域,为中央电视台拍摄了2002年央视开年大戏《天下粮仓》,创历届开年大戏收视率新高。该剧荣获电视“飞天奖”及“金鹰奖”;吴子牛亦获得“中国电视十佳导演”称号。

2004年10月,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联邦广场的澳大利亚活动影像中心 ACMI(Australian Centre for the Moving Image)举办了“战争与和平— 吴子牛的史诗电影”(“War and Peace: the Epic Cinema of Wu Ziniu”)个人影展,获得极大成功。

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华诞之际,荣获国家颁发的“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

2007年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剧场开年大戏《贞观长歌》播出,在国内掀起了巨大的收视狂潮。

2007年1月,其再次受邀登上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

2007年11月,吴子牛荣获国家授予的“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2007年,其被纳入国家高度关注的“高级专家”之列。

2009年5月,吴子牛执导的反映“国粹中医”的大型电视剧《大国医》在央视隆重上映。

2009年12月吴子牛执导的反映“国粹景德镇瓷器”的大型电视剧《大瓷商》在央视隆重上映。

吴子牛影视作品年表:

电影《候部队员》(1983) 获第4届金鸡奖“故事片特别奖”,1984年获“太平洋基多国际电影节”儿童电影大奖。

电影《喋血黑谷》(1984) 新时期十年优秀影片,创当年中国电影最高票房。

电影《鸽子树》(1985)

电影《最后一个冬日》(1986)第二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参赛影片

电影《晚钟》(1988)兼编剧 第39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大奖“银熊奖”,第9届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男配”奖,第7届波哥大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最佳音响”。

电影《欢乐英雄》《阴阳界》(1988) 第9届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

主角”,百花奖“最佳男配”奖,1989年中国电影“政府奖”。

电影《大磨坊》(1989)兼编剧 (与香港合拍)入选第40届及第42届柏林电影节参赛影片。

电影《太阳山》(1991) 第2届 日本环太平洋国际电影节参赛影片。

电影《火狐》(1994)兼编剧 (与香港合拍)获第44届柏林电影节“特别推荐奖”,法国

“蒙彼利埃电影节金熊猫大奖”。

电影《南京大屠杀》(1995) (与台湾合拍)

电影《国歌》(1999) 获金鸡奖“故事片特别奖”,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及“优秀导演”奖。


吴子牛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吴子牛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