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缘起于史际平、杨嘉实、陶中源等编著的《家在清华》一书。《家在清华》叙述了马约翰、梁思成、施嘉炀等21位清华教授的人生经历,并被《中华读书报》评为2008年百佳图书之一。该书以文字回忆叙述为主,辅以部分照片。编著完此书后,不少作者又收集了很多旧照片,因此萌发了编辑一部以照片为主的纪念册的想法,以迎接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在史际平的提议下,由史际平、陶中源、胡康健、周广业和周文业组成了编辑小组,经过多次商议,确定了如下的指导思想和编辑原则。
第一,名师收录原则。
清华历史上的教授有数百人,哪些算名师?收录哪些人收录?需要认真考虑。我们确定的原则如下。
1.只收录去世的名师。本着“生不立传”的原则,这样可完整记录名师的一生。
2.“名师”的范围和定义。所谓“名师”,就是在一定的范围、领域内有一定知名度的“知名教师”。我们认为,根据“知名”的范围、领域和知名度大小,“名师”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大师级名师,其次是在社会上知名度很高的名师。此外,在清华大学发展史上,还有一大批教授,虽然在社会上知名度不高,名气比不上前两类名师,但他们在各自所属的学科中,还是有很高的知名度,在这个学科内,也确实属于“名师”。我们的纪念册不仅收录了大师级和社会知名度很高的名师,也收入了大量我们认为是“学科级”的名师。
3.“名师”根据其成名和服务清华的时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长期在清华教书,在清华成长为名师。第二类是在来清华之前就是名师,在清华服务时间不太长。第三类是早年曾在清华教书,但在清华期间并未成为“名师”,而是在离开清华后才成为“名师”。第一类是名副其实的“清华名师”,无可争议。第二类虽不是在清华成为名师,但归属于“清华名师”,似乎也无争议。第三类,他们在清华时期并不是名师,甚至不是教授。但他们任教于清华,为其日后成为“名师”打下了基础,他们是从清华走出去的“名师”,故此也予收录。按照上述标准,清华名师有数百人,但真正留在清华的只是少数,多数都调出了清华,这也是清华为中国科技、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4.本书收录的“清华名师”,都是清华在编、曾在清华任教的教师。一些毕业于清华,但从未在清华任教的教师;或只在清华兼职而不在编的教师,本书未予收录。
5.西南联大教师问题。西南联大是清华大学、北大、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成,西南联大教师实际还是三校分别聘任。因此那些由北大、南开聘任的西南联大教师,本书也未予收录。
6.既然是“名师”,就是担任教师职务的。对于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原则上不收录。考虑到清华校长对清华发展的重要作用,也选择其中较重要的三位校长予以收录。
第二,编辑思路。
本书的编辑思路是突出亲情和人情,以生活照片为主,以文字为辅,重点展示名师的经历、生活、亲属、师生、友人等。一般的传记、纪念册都是简单介绍生平和简历,重点介绍其学术成就和工作业绩,亲情和人情往往忽略。不可否认,学术和业绩是名师一生重要的内容,但名师的一生除了学术和业绩外,还有其日常的生活和交游的一面。作为子女,我们和父辈的接触更多是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游。因此我们编辑的纪念册更注重这方面,从亲情和人情方面展示名师的一个侧面。
本书是以照片为主展示,照片比文字更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名师们的生平。根据上述的指导思想,照片也以生活照为主,适当少量地选用部分工作照和各种合影。
本书力图从时间、空间和亲友多个角度、全面展示名师的生平,给读者一个立体的介绍。照片可以形象地展示名师们的风采,是历史瞬间的记录,此外还有小传和年表,以及生平地图和清华住宅地图等。
本书编辑的主导思想是保留名师一生珍贵的历史资料,名师的生活照一般都分散保留在家属手中,由于各种原因,对于这些珍贵的照片,如果我们不做抢救性的收集出版,再过一段时间,就可能散失,成为永久的遗憾。因此本书的重要目的是为历史保留名师们生平的各种资料。
本书中叙述名师生平的文字,力求客观公正,重点是名师的生平和任教、任职经历。对名师学术地位的评价不是本书的重点。
第三,编辑体例。
本书的编辑方式是,以照片为主,文字为辅,照片和文字配合。
文字部分:
(1)小传:用简单扼要的文字介绍名师的生平,特别注重其任职经历和亲友关系等。
(2)亲友及学生:包括亲人(父母、兄弟姐妹、夫人、子女等)、老师、友人、学生几部分。有些名师的编写者不愿意编写亲友,则省略。
(3)年表:用年表形式表示名师的生平,更为清晰。为求简明扼要,年表一般只收录其任职经历,而不详细记载其行踪。
(4)生平地图:用地图概括地表示名师一生的任职经历,比文字更清楚。和年表一样,只示意性画出其任职经历,而不详细记载其行踪。
(5)清华住宅地图:在清华地图上标注名师在清华的故居,使得读者对清华园内的教师住宅区和名师故居有所了解。名师住宅只收录1952年以前建设的住宅区,此后建设的各个公寓一般不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