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旭

理想在前,激情在后

身穿冲锋衣,脚蹬运动鞋,哪里有事跑哪里,风雨无阻。这是许多读者对东阳日报记者陈林旭的印象。1993年1月11日,他入职报社,转眼已27年。

“1992年底,我听说了《东阳报》要复刊的消息,马上就提交了申请,调动工作回到东阳老家。”早在大学期间,陈林旭就担任了校园杂志《黄金时代》的编辑,承担采写、编排、美工等工作,还参与采写校园新闻、制作电影开场前的宣传片等,大二时又学习了摄影。因此初到报社,他就兼任了摄影记者和美术编辑。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东阳交通还不发达,城乡公交线路少之又少。外出采访,三轮机动车几乎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大多数时候都靠双脚行走。陈林旭回忆,当年报纸放在六石国花印刷厂编排,每到排版的日子,报社几乎是全员出动。有一次,大家坐着三轮机动车前往六石,正是雪天,道路泥泞,车子爬不了坡,大家只能下车步行,又是爬坡,又是过桥,非常辛苦。完成工作后,就在村里租了辆拖拉机回城。

1999年1月9日,是陈林旭新闻生涯中的特殊日子。那天,由他主导策划、采访、编排的《黉门广场》专刊正式亮相。这份集新闻、文艺、休闲于一体的副刊一经推出便风行“三乡”,虽然报纸屡经改版,这份后来更名为《黉门周刊》的专刊却始终不改其“长春藤”的地位。

“黉门广场”是东阳人都熟悉的地名,陈林旭将其作为专刊名称,正是要借此传递编辑理念:打造极具东阳本土特色,且能给老百姓带来讨论话题的报纸。在他的策划下,《1999·九大悬念》《吃好旅游“蛋糕”》《让东城人气旺起来》《东阳公交车直通义乌火车站》等话题,引发了众多围观,而且这些话题如今大多已经成为现实。由他主持策划的“环东阳三人行”等大型系列报道,也获得了亮眼的成绩。关注社会热点,监督社会“冰点”,这份专刊还成了记者行使监督权的重要阵地。每个月底的月末版,每年年底的年度回眸,甚至在1999年10月1日策划编排50个版面,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等等,陈林旭以众多新颖的策划让这份专刊牢牢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东阳日报社成立周末副刊部的那一年,陈林旭36岁,风华正茂,更是追逐理想、激情澎湃的年纪。多年坚守采编一线,让他赢得了许多荣誉:浙报集团优秀人物、东阳市先进工作者、市优秀新闻宣传工作者、市十佳记者等,曾3次获得浙江新闻奖。

2016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陈林旭再次接受了新的挑战,担任东阳日报《星期天》周刊工作部主任。经过全新定位、改版、策划、包装后,以打造“东阳城市优质生活读本”为目标的《星期天》来到了大众眼前。激情澎湃的他,又生发出崭新的新闻理想……


陈林旭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陈林旭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