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琴女士与林士谔长子林德伟合著了《纪念林士谔先生百年纪念文集》,书中收录了大量缅怀林士谔先生的文章。纪念了林士谔先生崇高的科学道德和科学创新精神、与祖国同患难的爱国精神、作为科学家和教育家那“唯真求实”的基因。作者毛剑琴女士在后来的回忆中写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应该记住我们曾经有林士谔先生这样一位做出过重大贡献的、有着高尚品格的、世界知名的卓越科学家和教育家。”

2017年11月15日,最新版话剧《永恒》在沙河校区为广大师生上演

为纪念林士谔教授,北航学子自编自导创作了八幕话剧《永恒》,该剧以林士谔先生为原型创作,采用了正叙插叙相结合的方式,以林先生的成长经历和报国事迹展开剧情,歌颂了北航建校元老林士谔先生空天报国情怀,展现了林先生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为国奉献的一生。话剧表演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观赏过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林先生留下的永恒的陀螺精神。同时由仪器学院学生史天阔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永恒》也表达了对林士谔先生的追思、对“陀螺精神”的传承以及对当代学子的鼓励。

以林士谔教授生平为脚本创作的《林士谔》绘本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北航杰出人物高尚品质,2017年学校举办了“精神的传承—北航杰出人物事迹绘本作品展”。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以包括林士谔教授在内的六位北航杰出代表性人物的事迹为脚本进行创作,用绘画和文字结合的形式为观众讲好“北航故事”,将优秀北航人物的感人事迹升华到文学艺术的高度,深入挖掘北航精神的文化基因,让几代榜样蕴含的强大正能量融入校园文化精神内核,将“空天报国,敢为人先”的北航精神薪火相传,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大地上。

士谔书院首届2017级学生在入学报到现场与徐惠彬校长合影

201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培养“具有高度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理想高远、学识一流、胸怀寰宇、致真唯实”的领军领导人才为目标,探索大类招生与培养,对招生专业进行重大改革和调整,并在前期试点经验基础上,成立强化通识教育的“北航学院”,下辖六大书院。为了纪念林士谔教授,序号为73的书院被命名为“士谔书院”。书院学生经过一年基于大类培养的通识教育后进行专业选择,由工科试验班类(信息类)专业分别进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等学院的相关专业学习。

书院精心打造的73°学生活动空间“林士谔纪念墙”一角

士谔书院传承弘扬林士谔教授的精神,确立了“爱国、自信、博采、拓新”的院训。通过实施大类培养、强化通识教育,为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技术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备信息领域复杂工程系统的设计能力和实施能力,具备持续跟踪专业前沿技术的学习创新能力和运用现代工具能力,具备工程伦理道德责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书院社团“北航初心社”赴烈士陵园扫墓缅怀先烈

2017年,第一批士谔书院学子进入北航,不负林老当年所期,将爱国情怀融入志士之心。在书院士信党建工作坊学习过程中的追求进步的士谔学子写下的感想体会触动人心;“青听”十九大的原文朗诵活动让大家听到家国之声、民族之声;“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让士谔学子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清明烈士陵园祭扫让士谔志士们牢记革命先烈们为国家的建立所做的杰出贡献;北大红楼的参观实践让士谔青年们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以新青年的爱国情怀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书院第一期党校成员赴北大红楼参观实践


剑琴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剑琴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