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三十年来,陈福春从没放松过自修和钻研。从1988年开始,他几乎每三两年都会争取机会去高校和知名医院进修,到2001年,他已经成了一名同等学历的在职研究生。

新知识也让他的手变得更灵巧。1989年,陈福春第一次从上海中山医院进修回来,就把学到的静脉营养维持技术知识应用于临床,在温岭率先开展了对临床肠外营养支持的探索,挽救了一些生命垂危的病人。

1996年8月,松门二小学生孙永昌突发性肠扭转坏死,急诊医生切除了他坏死的全部小肠、右半结肠和部分十二指肠。从此,无肠儿小永昌的生命,只能靠每天肠外营养支持来维持。问题是,肠外营养供给在台州谁都没做过,谁也都没把握做。

作为当时台州惟一的省肠内外营养学会委员,陈福春冒着风险主动接手这个难题。他精确计算出小永昌每天的静脉输注量,持之以恒地进行了十年义诊义治。

1984年调职市第一人民医院后,陈福春在1993年带领5人小组赴上海胸科医院进修,学成返院筹建了胸外科,多项手术填补了温岭医疗史上的空白。五年后,他又调任市中医院业务副院长,虽然行政事务繁重,但他每年收治的病人数仍居全院前三,还曾拿过大外科收住病人的最高奖,年手术300多例,差不多每天都要上手术台,不少还是院里从没做过的手术。很多人都称他是“既能开胸,又能剖腹”。

从2001年起,陈福春还主持开展了肺癌癌变过程中基因突变与表达研究。由于“设计合理、方法先进,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一课题最终获得了2005年度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台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温岭医疗系统迄今拿到的最高奖。

他也是驱动台州中医航母的主推手

2002年底,在车祸中重伤未愈的陈福春拄着拐杖出任市中医院院长。拿手术刀的手又接过了医院发展的“指挥棒”。

他提出的“上挂(与上海、杭州大医院联合)下联(联合农村社区医疗点)”“外引内培”,实现了人才、技术、设备、信息、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资源共享。所推出的人性化服务更为人称道。以2003年推出的“出院病人免费送回家”为例,5辆护送车四年多时间送出病人1.4万人次,行程近24万公里,相当于走了9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患者的满意是医院发展的加速器。2004年,市中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2006年年初被省卫生厅正式批准为“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筹)”;年底,医院业务收入、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手术例数、人均创收等六项指标跻身全省中医十强,台州中医系统第一。陈福春推着医院实现了四年三级跳。

“医院也好,医生也好,说到底就是六个字:手要硬,心要软。要有过硬的技术,更要有一副热心肠,一颗同情心。”陈福春说,三十年前刚工作那会,他的父亲,一位朴实的农民就经常说,“农民生病了,真难啊!”这句话让他铭记在心,也让他在解除病人点滴病痛后都会获得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自豪感;这也是他致力办好医院、满意病人、勤奋每一天所树立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作者】:

【编辑】:


陈福春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陈福春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