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记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水玲玲
水玲玲,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一线科研和教育工作,从事光流控技术相关领域的相关研究,曾留学欧洲、美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学科背景包含化学、工程和光电材料与器件。已获得项目: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教育部引进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荣誉:教育部优秀留学生奖学金;海外杰出青年代表(十名代表中唯一女性)获得汪洋和李源潮等领导接见。
水玲玲博士毕业于荷兰特文特大学电子工程专业,2013年进入华南师范大学工作。华南师范大学校工会(以下简称校工会)对水玲玲博士进行了关于归国工作以及工作后的生活感想进行了一次专访。
校工会:谢谢您,水玲玲博士!那您是如何看待国内和国外的科研工作环境的不同呢?以及您觉得作为科研工作者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善呢?
校工会:请问水玲玲博士,您觉得哪些因素使您能在科研上取得这么突出的成绩?
校工会:请问您一天的时间一般是如何安排的?作为一位女性一线科研工作者,您是如何来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的?
水玲玲博士:谢谢,这个问题也是我和其他女性同行聊得最多的话题。对于我来说,除了工作,我还是一位妈妈、妻子和女儿。早上6点钟起床,然后送孩子上学,8:30钟到达办公室工作,工作内容主要是实验和教学,以及上级单位的一些公共事务。中午一般在学校吃工作餐,晚上会尽量回家吃饭,陪孩子一起玩,和老人说说话。周末和其他时间,会和家人一起出去玩或者参加一些活动。在欧盟和美国都有很多针对女性的优惠政策,还有专门为女性科研工作者设定的科研保障基金,目的是为了让女性能在平等的工作条件下更好的照顾家庭。家庭幸福是社会稳定和谐的保障。
校工会:请问水玲玲博士,您在国外已经取得非常好的科研基础和稳定的工作,是什么原因让您决定回国发展?
水玲玲博士:关于这个问题我非常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作为一个7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我个人接受的教育和家庭环境都深深的让我感受到“国家”这个词对每个人的意义。而出国读书和工作这些年,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最快的10年,我在国外恰恰经历了这种由于祖国飞速发展带给每一个中国人的变化,那就是大大的增强了我和身边每个中国人民族自豪感,以及我个人从内心希望能有机会为国家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的愿望。这种愿望在我留学和工作的日子里是与日俱增,因此在我工作三年后,我想只有通过回国工作这种直接参与祖国建设的方式,才会让我真正实现我的愿望。另外就是,我的家庭成员都和我有着同样的愿望,那就是回国创业,为社会做贡献同时实现个人价值。我想这些是我回国工作的主因。
水玲玲博士:国外在科学研究方面有着比较长的历史,尤其是在经过长时间的传承过程中,非常善于总结和传承经验。他们的实验环境以及科研的条件是相对较好,但是现在我们的条件也改善了很多。我认为最大的不同还是结构上更合理,我们在这方面可以改善。虽然这些科研软硬件环境的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一些科研的开展,但是这也正是我们这些年轻人最应该努力去完善和贡献我们力量的地方。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加倍努力来完善这些环境,为我们,也为未来的科研人员提供更加优异的科研环境。改善并提升科研环境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将我们在看到和学到的优秀的东西吸收和消化,然后用以改善和提升我们自己的工作环境,这才算是一个真正合格的科研工作者。这也是我个人的愿望,同时我也想把这些想法传输给我的学生们,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传输正能量。这也算是我的一点点愿望和贡献吧。
水玲玲博士:这个是一个非常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我从来没有仔细整理过有哪些因素。但是我可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我的一些科研上的处事方式。或许答案就在这里面。我觉得做科研也好,其他的工作也好,最重要的是专注。当我们决定在某个方向开展工作的时候,就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专注度,而不是三心二意,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到头来哪个领域都做不成功。不要轻易的被其它的因素影响自己对课题的专注。第二个就是要有钻研的韧性。当面临困难的时候要尽最大能力的去尝试解决问题,去探究问题背后的意义,而不是浅尝而止,觉得难就不做,什么也做不成。我想这就是我遵循的科研的方法。
校工会:感谢您的回答。我们还想请水玲玲博士跟我们分享一下您觉得科研工作给您带来了什么?
水玲玲博士: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从我读本科开始,其实我并不明白什么是科研。直到读完硕士和博士后,才朦朦胧胧的感受到什么是科研,为什么要做科研。博士毕业后到现在,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后才算是切切实实的感受到科研带给我的东西。博士期间,我独立的完成了我的博士课题,它带给我不仅是若干篇科技论文,更重要的是让我具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独立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让我的自信心极大的提高。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和不断地尝试,到最后解决问题,那个时刻的满足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