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负责人:梁凤玉
Part.4裁判委员会介绍
裁判委员会
Referee Committee
仲裁委员会
Arbitration Committee
介绍了大赛的背景,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参赛队伍吧~
本届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不同于去年,2018年将结束第七代任务的比赛,同时开启第八代任务!
今年第七代任务的参赛队伍一共有11支队,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宁夏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民航大学、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海军航空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克勒格布尔分校、印度斯坦大学-KCG技术学院。此外,挑战今年第八代任务的共有四所学校,分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
北航空中机器人驭远-X
哈尔滨工业大学HITCSC团队
厦门大学白鹭队
中国民航大学Civil Drone队
浙江大学ZMART队
中山大学空中机器人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阳而生队
海军航空大学智鹰队
宁夏大学Eagle eye队
印度理工学院克勒格布尔分校队
印度斯坦大学-KCG技术学院队
北航空中机器人驭远-X
北航空中机器人驭远-X为北航自动化学院最新组建的一支富有创造力的无人机控制队伍,队员主要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本科生。队伍在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老师的指导下,按照队员的专长及研究领域分工,尽可能地让每位同学都能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工程能力并实践各自的专业知识。本次比赛,他们借鉴前人经验,实践最新方法,做了充足的准备,力争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哈尔滨工业大学HITCSC团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HITCSC团队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与仿真中心,在姚郁、贺风华等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经过四年的技术积累在深度学习、信息融合、室内定位、路径规划、无人机控制等方面培养了成熟的技术力量。团队形成了以研究生为核心,以本科生为基础,以老带新,共同进步的合作模式。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团队今年将同时参加IARC第七代和第八代任务,期望取得优异的成绩。
厦门大学白鹭队
“是谁来自东南沿海,却囿于天空与爱”-----厦门大学白鹭队。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朝气蓬勃,壮志待酬,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比赛。他们刻苦钻研,积极调试,不言苦,不放弃,“每天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打个气”。白鹭振翅高飞,飞机整装待发,希望他们可以在本次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中国民航大学Civil Drone队
中国民航大学无人机参赛队成员全部来自中国民航大学机器人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多次参加各类空中机器人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团队指导:牛国臣老师和王续乔老师;学生队员:徐海洋,莫宇帅,禹鹏飞,张金宁,王瑞雪,谈政,张硕,赵志华,翁博文,杨一帆,朱通,方榕。他们面对困难,敢于挑战;他们披荆斩棘,善于创新;他们集思广益,勇于承担。他们愿同各参赛队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为本次大赛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
浙江大学ZMART队
ZMART是来自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的参赛队伍。ZMART组建于2012年,以“让飞行器更聪明,让飞行器更能干”为团队研究使命,主要研究重点为:飞行动力学与控制、视觉感知与导航、多机协同飞行。ZMART于2015年获得IARC(亚太赛区)“最佳系统设计奖”;2016年和2017年均获得IARC(亚太赛区)“第一名”。
中山大学空中机器人队
中山大学空中机器人队,是一支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队伍。团队成立于2015年12月,现由13位来自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组成。团队内共分为策略、定位、导航、图像四个技术小组。2017年,中大空队首次参加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获得了“系统控制”一等奖和技术答辩第四名的成绩,。其飞行器还有幸登上IARC官网主页。中大空队坚持探索、不断创新,在飞行控制、视觉跟踪、室内定位等方面研究深入。相信在今年的比赛中,他们也一定能再创佳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向阳而生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代表队共14人,指导老师甄子洋。为兼顾轻便性与实用性,自主开发组装了无人机。利用机载的飞控模块、视觉采集与处理模块与雷达避障模块,实现无人机自主起飞,寻找地面机器人,并且达到在避障和不出界情况下跟踪、降落并驱赶目标的目的。飞控部分采用柔化PID和光流积分的方法实现寻找小车和边界检测的功能。视觉导航部分,创造性采用双摄像头策略,兼顾高定位精度和开阔的寻找视野。雷达避障依靠最近和次近障碍物获得避障方向以及避障角度实现避障功能。
南航向阳而生队14年荣获最佳创新设计奖和最佳系统集成奖,15年获最佳导航系统奖,16年获最佳创新设计奖,17年获年度第三名。
海军航空大学智鹰队
海军航空大学的前身是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该校参赛队经验丰富,技术全面,自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