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芯科技技术总监张嘉俊说,通过原位芯片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电子显微镜观测能力将大幅度提高,能全程高清拍摄每个原子的变化和运动轨迹,使得电子显微镜对物质的研究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变化的实时观察。
廖洪钢在国外学习工作期间,接触到了原位芯片和原位电镜。而张嘉俊是北大计算机专业博士。2011年,张嘉俊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时,廖洪钢找到他,交流想要研究原位芯片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回国后,张嘉俊被邀来到厦门,加入了超新芯科技团队。
获厦大院士等多人支持 攻克液相原位芯片封存难题
2015年,廖洪钢在美国创办BIPOLOR TECH公司,将原位芯片技术进行商业化。2016年,他回国和几个厦大校友创办厦门芯极,将原位芯片技术引入中国。2019年,芯极公司重组为厦门超新芯科技有限公司。廖洪钢在厦门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他的厦大导师孙世刚担任公司顾问,厦大化工学院田中群院士和周涵涛教授也予以帮助。
在原位芯片中,液相原位芯片是封存难度较高的一类。目前,绝大部分公司都基于宏观层面采用物理封装方法进行液体封装。在封装时,视窗膜需要足够的厚度,才能保证承受足够的压力。张嘉俊说,这样做的话,原位芯片的成像分辨率会比较低。
化学系出身的廖洪钢创新性地从微观层面出发,采用化学封装方法进行液体封装,超新芯科技创造性地实现了10纳米的超薄氮化硅原位芯片制作,尺寸是传统技术的1/3到1/5。不同于传统的碳膜和铜膜,超新芯科技以氮化硅膜为支持膜设计的原位芯片,背景噪音小,成像信噪比高。
张嘉俊说,一般来说,欧美厂商会用外循环方式通入芯片,芯片破裂及渗漏风险高,一次渗漏足以严重损坏整个价值上千万元的电镜。而超新芯科技是在芯片上进行纳升级封装,将芯片作为耗材,结合相应的纳流控系统,实现外界流体和电镜的分离,保证了电镜的安全。相比于欧美厂商高昂的系统价格,超新芯科技研发的原位芯片价格更具优势。
去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获厦大校友企业千万元级融资
“可以说,使用了原位芯片的电子显微镜用途越来越多。”张嘉俊说,它可以帮助各领域研究者从微观领域找到新的解决方案。比如,这种芯片可以帮助大家在微观状态下观察DNA的动态,观察药物与病毒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大家观察金属表面腐蚀与生锈的过程。
他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环境监测、健康检测等领域都能用到这种原位芯片。“使用了原位芯片的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离子的状态变化。”他说,像宁德时代就是超新芯科技的客户,“新能源电池企业用原位芯片可以观察锂离子在溶液里的变化,从而解决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问题。”
张嘉俊说,超新芯科技已实现原位芯片产品全系列供应。“我们公司的产品涵盖科研类芯片、仪器标配芯片、应用类芯片及系统、芯片实验室解决方案和电镜配套样品台系统。”
超新芯科技原位芯片的单片价格近千元。张嘉俊说,整体价格已经低于国外产品,但为了更好地服务科研,未来超新芯科技将进一步扩大产能,进一步降低单片芯片的价格。目前,超新芯科技主要为客户提供的还是终端设备——电子显微镜。“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是定制化产品,帮助客户直接运用原位电镜进行研究。”
2018年,超新芯科技销售额超1000万元;2019年,超新芯科技完善销售体系后,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超新芯科技的发展被厦大校友创办的金广资本看好,已从金广资本获得千万元级别的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