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帕慕克的“文学父亲”?——兼谈当代小说的绝境拓路》,《中华读书报》,2008年5月。

《我对文学批评的理解》,《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第6期。

《给青春中国以激情——评徐坤的奥运小说<八月狂想曲>》,《文艺争鸣》,2008年第6期。

《重论现实主义理论源流及其斗争》,《文艺争鸣》, 2008年第11期。

《从战争中走来》:抵达历史的正义》,《文艺争鸣》,2008年第12期。

《开放中的融合:三十年来的中国理论批评》,《文艺研究》,2008年第12期。

2007年

《虚构的圈套与诡秘的体验》,《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1期。

《无底的游戏与新的肯定性——对德里达<人文科学话语的结构、符号与游戏>的解读》,《燕赵学术》,2007年(创刊号)。

《2006年文学关键词》(主持和撰写部分),《当代文坛》,2007年第2期。

《被劫持的文学性——德里达关于“残酷”文学性的论述》,《南方文坛》,2007年第2期。

《“药”的文字游戏与解构的修辞学——论德里达的<柏拉图的药>》,《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身体的荒诞诡计》,《现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期。

《小说的真相与谋杀小说》,《大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期。

《论棋王——唯物论意义的阐释或寻根的歧义》,《文艺争鸣》,2007年第4期。

《论呼喊与细雨》,《文艺争鸣》,2007年第4期。

《解构的伦理面向:德里达与列维纳斯》,《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

《他引来鬼火,他横扫一切——阎连科论》,《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

《在不可能性中给予宽恕》,《大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期。

《论罂粟之家——苏童创作的历史感与美学意味》,《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遗忘与召回:现代传统与当代作家》,《当代作家评论》,第6期。

《向死而生的当代文学》,《长城》,2007年7月第九辑。

《身份政治与隐含的压抑视角——王安忆<新加坡人>分析》,《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8期。

《现代性与当代文学史叙述》,《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2006年

《理论的记忆与踪迹》,《长江学术》(武汉),2006年第1期。

《鬼影底下的历史虚空——对抗战文学的反思》,《南方文坛》,2006年第1期。

《“憎恨学派”或后左翼的新生》,《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

《身体的诡计:当下与历史的合谋》,《长城》,2006年1月。

《城市文学:无法现身的“他者”》,《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批评的溃败与未来的前景》,《长城》,2006年第2期。

《理论的越界与转向》,《文艺争鸣》,2006年第2期。

《文学:一种奇怪建制?》,《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文学性:令人困扰的幽灵》,《长城》,2006年第3期。

《“疯狂”中的思想交锋——德里达对福科的“疯狂史”的批判解构的疯狂》,《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

《本土、文化与阉割美学——论从<废都>到<秦腔>的贾平凹》,《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

《战后法国思想冲突与解构主义兴起的知识谱系》,《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文学,在法的前面——解析德里达关于文学与法的观点》,《杭州师院学报》,2006年第4期。

《文学的类型、法律与女人——论德里达的文学观》,《当代文坛》,2006年第5期。

2005年

《小叙事与剩余的文学性》,《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

《本源的缺乏——论德里达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的关系》,《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1月。


博尔赫斯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博尔赫斯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