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麟先生生于1867年,一生高洁,以梅为伴,逝于一九二零年八月的上海,由友朋弟子料理,营葬金陵南郊寻幽搅胜之地——牛首山雪梅岭,植梅花三百树,以伴清道人之墓。
仲麟先生自奉节俭,淡泊明志,常年穿着仿裘粗葛,怡然盎然,即使是大庭广众之间,应制军召之时,也不改变。早于「两江师范学堂」期间,就提倡科学与艺术结合,创设「图画手工科」,开我国现代艺术教育之先河成为中国高等学校中的艺术教育先驱。
在“视教育若生命,学校若家庭,学生若子弟”的办学理念,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两江师范的校训中身为一校之长,倡导独立思考、崇实务本的学风,要求师生不仅要有远大的抱负,还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1906年值“废书院、兴学堂、罢私塾”之际,仲麟先生奉行“教育救国”理念,在《与伍仲文书》写下:“今世豪杰之士,往往远言富强以救国,促进立宪以维亡。”将国家的命运和教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衰朽有崩圮,扶持赖贤才”,“旷怀宏宜徵,硕学综华夷”,“人非不富,国非政府所能亡,亡在社会耳。救社会舍教育外,更无他法。”把教育视为唯一救国之锁钥。
仲麟先生的书画理念、开放的革新意识以及西方现代的自由理念使他接纳中西方的学术思想与教学体系,并积极探索交融贯通的教育模式,为中国的独立富强培育了各方面的人才。惟先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一个人物,一段春秋;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