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轶航曾在硅谷长期从事科技报道,现在是一家科技网站的总编辑。作为第一个发言的专家评审,他表示自己一开始很激动,但越听越冷静,觉得胡振宇只是对航天有一个美好期许、愿景,在此之下“做了一些非常有趣的航空小试验”。
在一番问答后,骆轶航笑着摇了摇头说,“祝卖梦成功”。他如此表述自己摇头时的感受,“鸡汤味太重,完全不加掩饰。”
赛后,官方的点评是,“90后小鲜肉挑战权威,志向高远,从零开始十年内就期望载人飞行上太空。这种巨大花费、系统工程、基础研究、庞大人员体系,在美国都是国家出钱 NASA 干的活,民营公司如何运作?有些地方还是要学习牛顿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吧。”
有趣的是,在很多节目里,胡振宇也承认自己缺少资金、人才、技术、设备、市场、政策、相应的知识储备以及管理经验,但他仍然坚称自己将造出运载火箭,翎客航天超过 SpaceX 只是一个时间上的问题。
我问胡振宇,你自己真的相信吗?
“不相信,肯定不相信,”胡振宇说,“那为什么我还是这么说呢?这是个效果问题,他们喜欢听这个,你要给大家看到希望,去迎合大家的期望。你要是去说探空火箭,人家就会说,都有运载火箭了,你干嘛做探空火箭,有什么用啊?”
不到两个月后,骆轶航和胡振宇在另一档节目《创客星球》中再次相逢。
骆轶航依旧选择了针锋相对。他纠正了前一位嘉宾对于胡振宇“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的赞美,板着脸说,“你没有挑战任何不可能的事情,你挑战都是别人已经做到过的事情,你把它包装成一个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不对的。你过度去包装自己的梦想,我不支持你。”
下了节目,骆轶航发朋友圈说,“只要有我在,我就不会让所谓翎客航天的胡振宇这种1990后小骗子忽悠蒙蔽了太多人。”
在骆轶航看来,胡振宇就是创客潮流中新一代忽悠者的典型,“第一批是2012年到2014年上半年,打着’互联网思维’,做着网络营销,然后开个煎饼店、火锅店、情趣店,这个浪潮在2015年过去了。随着特斯拉在2014年变成显学、彼得蒂尔《从零到一》风靡之后,风向变了。我们需要颠覆性创新。你突然发现,国内出现了一拨新的忽悠型创业者,看了两个科幻故事就出来写商业计划书,号称要把颠覆性的技术当作毕生实践,用这种故事来拿投资,胡振宇就算是这里面的其中一个。”
骆轶航总结胡振宇的特点,就是“创业成功学”加“科技巫学”。
“创业成功学就是:你看我们有梦想,我们想颠覆点什么,这事儿非常伟大,我们多不容易,所以你必须要买单,不买单要不然你做一个看看?科技巫学,说白了就是把一项技术神化到不可知的程度,用不可知去获得商业上的便利。”
在骆轶航看来,胡振宇能够得到大众媒体的青睐,不过站在了时代的风口,“大众媒体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个热门题材找大家感兴趣的案子,这个时代鼓励大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放卫星,大炼钢铁、亩产万斤,所以主流媒体接纳他。”
“他连航天的门都没有入”
黄志澄是航天专家,曾担任过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和综合专家组组长。他一度是翎客航天的支持者,但最近一年来,他越来越感到胡振宇不大靠谱。
“他连航天的门都还没有进入,只搞探空火箭还不能算进入航天领域!”黄志澄说,“你不要说你是国内第一家民营航天公司了,这是对航天的侮辱。航天公司是指能发射到地球轨道上去的,要超过宇宙第一速度。”
黄志澄举例说,刚刚参与“北京二号”卫星发射的“中国21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才是一家真正的航天公司,它成立于2001年,显然要早于翎客航天。
他最不能够接受的一点,是胡振宇打着“创新”的旗号到处上节目,却并没有任何经过专家鉴定过的实质创新。黄志澄说,胡振宇现在做所的事情,都是体制内几十年前就已成熟了的技术。
胡振宇在许多场合表示,翎客航天的计划是三步走:先用探空火箭打开市场、然后涉足运载火箭、最后谋求星际载人。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采访中,胡振宇自信满满,“我们现在的生产成本,只有业内的十分之一。”
“光吹牛谈不上生产成本,你把产品搞出来再说,”黄志澄说,胡振宇距离做出合格的探空火箭还有相当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这个市场就有不少先来者。“西安就有一家陕西中天火箭技术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隶属航天四院,他们家的产品卖得很好。胡振宇要从这些公司手里分市场,可能性也许不太大;我认为他就算做得出探空火箭,也可能比并不会比人家一定便宜。你若不和航天部门合作,要自己去建测控设备、发动机试车台、加工工厂的话,东西做出来肯定便宜不了。”
对于翎客航天“将在五到七年内做出类似发射载人飞船的长征运载火箭”的说法,黄志澄认为他“需要1000人的队伍,10亿以上人民币,还需要国家在基础设施和政策上的支持”。
至于胡振宇在商业计划书上所说的洲际载人交通和星际移民这些人类尚未实现的技术;黄志澄表示,这只能和科幻作家去讨论了。
虽然2014年国务院发布五十号文件,明确提到了国家支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