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李明

李明简介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文化产业系主任。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管理、城市传播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项目9项,参与国家985新闻传媒与媒介化社会创新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3项。出版专著2部,参编教材2部,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获武汉市人民政府优秀博士奖助金,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武汉市岗位建功立业女明星”称号。

2015年6月16日,这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天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示期结束,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写道:“博士毕业四年,我相继独立获得了省厅级、部级、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完成人生重要蜕变。”喜悦、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同时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裹挟着巨大的幸运感向我袭来。我用短短四年的时间申请到了不同级别的科研课题,其中有两个是省部级以上课题。我足够幸运,但绝不仅仅是幸运。回首自己走过的科研之路,我觉得有三点最关键:有规划、有准备、能坚持。

刚刚入职江大的时候,我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4-5年内至少要申请到教育部课题,但也不好高骛远,先从省厅级课题开始申报,积累经验和前期成果。2011年底,开始着手申报省教育厅课题,获得了立项。接着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尝试申报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在2013年成功中标。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的立项无疑给予我巨大的鼓舞,2015年乘胜追击,大胆地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实当时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一举中标。从课题申报轨迹来看,我是在有规划有目标的大前提下做到了步步为营。

“机遇总是光顾有准备的人”,我认为这个准备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有积极的心理准备,课题申报并不都是一报即中,尤其是高级别的课题,中标难度更大。学术界高手云集,每一次申报都是一场厚积薄发的PK,尽管中标机率小,但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每年坚持申报,将每一次申报当做经验的积累。我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是申报了两次才成功的。第一次申报是2012年,虽然没有成功,但是自己在文献综述撰写、研究观点表述、研究方法选取等方面收获颇多,这为我2013年的成功中标打下了良好基础。第二个准备是课题准备,首当其冲的就是选题准备。一个好的选题就等于课题申报成功了一半,高级别项目的申报尤其注重选题。选题的选取和确立一定要聚焦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翻开每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指南,就会发现在指南提供的选题中,绝大部分都是围绕新技术、新现象、社会热点问题、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制度安排等展开的。国家的发展需要智库,选题是否重视了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也会决定你的申报是否能成功。在提倡学科融合和学科交叉的背景下,选题的确立还可以尝试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如何跨?如何交叉?我个人认为有三点可以做:一是打擦边球,二是选题本身注重学科的综合和交叉,三是在研究过程中适当借鉴和运用跨学科的理论范式。综合以上三个方面,剖析我自己中标的选题《社会化媒体视阈下的城市传播研究》,不仅对应了指南中的第32个选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城市传播研究》,而且具备了三个特点:一是关注了新媒体技术;二是城市传播研究的包容性很强,可以涉及城市公共信息传播、城市舆情控制与引导、城市形象传播、城市文化传播等研究,选题研究空间较大;三是可以跨学科、借鉴多种理论范式,包括传播学、情报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等。当然,在撰写课题申报书的过程中,呈现的研究思路一定要特别明晰,而且突出自己的创新点也尤为重要。

科研就是一场修行,既是对学术水平的淬励,又是对意志的磨练。因此,能坚持,不怕吃苦,也是成功申报课题和潜心科研的必备条件。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大概都曾经有过灵感突然闪现的激动体验,但那不是随随便便轻而易举就能降临你头脑里的,而是长期殚精竭虑执念于一个问题的思考和钻研后,才能得到的一种赏赐。从这一点来看,申报的技术性技巧绝对是次要的,而踏踏实实的学术态度和辛勤的劳动付出才是最重要的。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挑灯夜战,记不清在电脑上敲下了多少文字,前两年看到自己头上冒出来的白头发时觉得触目惊心,有时候在想,这也许是高校教师的宿命,其实不然,教学和科研本就是高校教师的本职工作,既然入行,坚持科研,既是对本职工作的一份坚守,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奉献。因此,作为一名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我们既要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心态,还要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前行气魄。

炳灵学术论坛·江大人的科研故事(三)

恒者行远 思者常新


李明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李明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