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 李荣

李荣简介

江汉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产业创新与绩效评价,现为城市圈产业创新研究中心成员。先后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1项、湖北省科技厅1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1项,武汉研究院项目1项,参与团队横向项目4项。以独撰和第一作者的身份分别在《经济问题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在江大的8年时间里,我感受到大学老师的生活是很有弹性空间的,如果不做好时间管理,就会被各种琐事充斥着。这让我想起读书期间一个很优秀的师兄最后选择留校,我当时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留在学校,他说因为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说到做科研,我只是有点想上进,因为做科研很难,需要时间的沉淀,团队的协作,而且科研比较纯粹、简单,这也是我喜欢科研的原因。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研的动力是什么,如何持续做好科研,也就是找到科研的兴趣是我在做科研,或者说在科研遇到困难的时候思考比较多的三个问题。

初入江大,虽有过代课经历还是想把教学做好,会一直思考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甚至将两者视为在时间上是相互对立的关系。曾经出现的焦头烂额的感受印象深刻,明明准备好的内容,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却是依葫芦画瓢的效果,发现原来知道和讲出来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教学内容需要我们熟悉、理解并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来,这些能力在科研活动中都有锻炼;教学中通过备课、讲授加深了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融通、寻根究源,能够促进自己科研的广度和深度。将自己对前沿的学习认识、科研心得等融入、更新教学内容,在这种重新加工和梳理中,为我做科研优化选题和思路提供新思路。与此同时,我把科研成果融入到上课的过程,与学生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受到学生激发,达到教学相长。读书时曾被导师问到:“门你会怎么定义?”当时觉得很难,现在也觉得难,但明白科研中对于是什么的认识和探究过程能够帮助我更好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帮我能更深入浅出地传授基础原理和知识;科研中强调的逻辑性也渗透到我的教学和生活中,在指导学生论文过程中,会碰到学生题目和内容不符,研究目的和意义模糊。在碰到一本教材时,我会习惯性思考它的逻辑性和框架结构。似乎印证了教学是流、科研是源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明白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后,我也能更静下心来去做科研,以实现自我突破。刚进到学校,上好专业课的同时,会希望通过科研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两三年后会考虑根据职称的要求,提高论文发表、课题的数量和质量,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添砖加瓦;职称评定后,还是会想要通过科研来不断提升自己。读研期间在完成一个政府发展规划课题时,表弟问我:“他们会按照你们写的来执行吗?”当时自己也很犹豫,但我们通过大量实地走访调研数据收集,结合他们的想法和思路不断深化,我们作为第三方尽量做到顶天立地,既能够接地气,又能够有高度,我们做的事情才有价值。

在8年的科研过程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科研时间的分配问题。比如课题需要考虑什么时候申报、论文的有效性等问题;比如课题项目申请通常集中在寒暑假期间,在刚开学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忙。论文的写作、发表、见刊也需要注意到时间问题。

我有一个师兄工作后换了研究方向,前期投入非常大,我经常看到他在同门群里和朋友圈发他的观点和研究进展,还参加各种论坛活动发圈。起初我不理解他怎么这么活跃,后来才明白他在很努力寻找交流的机会。这就回到我思考的第三个问题,怎么让科研能够更有持续性。好的研究方向很重要,但更需要团队来实现突破,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也是未来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数据结果,不同学科的人看问题的切入点不同,就可以有更多论文发表。自己的论文别人一眼就能够看出来还可以怎么更合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可能是你的同门,也可能是你的同事,还可能是你的学生,一起攻破同一个方向,研讨科研问题、分享科研成果,通过学科交叉互补,带来思想碰撞,即使遇到困难,智慧的合力以及精神的相互鼓励也会帮助你不断成,攻克学术的难关也将不远。

炳灵学术论坛·江大人的科研故事(五)

满怀热情 不忘初心


李荣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李荣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