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人效应:李安跟吴宝春,很少有人不知道。用这两个在台湾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的故事才能更加凸显世代间的对立。从传播效果来看,的确,大家更多记住的是“李安的简历”。

第三波:美好的互动

《摇滚歌手练习生》

「Be A Giver」的 campaign 外界看起来是一个传播,但雪芃定义它是一个社会运动。这个社会运动需要双方的互动才可以完成,对供给方或需求方都应该有相对应的传播素材。第三支影片就是一种对阶段性结果的最好呈现。

在整个社会活动的最初期,104希望基金会已经在社会上做广泛的搜寻,并且有一个庞大的客户资料库。在他们众多的名单里面,喜爱摇滚乐却得不到父亲支持的陈昱诚吸引了雪芃的注意。他身上的故事可以代表一定数量追寻梦想而不得的年轻人,并且他这样的经历比较有机会找到适合的giver,比如影片中出现的与他背景相似的歌手张洪量。

从突袭采访到街头演出再到两代人的相见,这样的执行手法也强化了这支影片的故事性和可看性。

对于「Be A Giver」这样的一个campaign,其实它也可以被当做是一个道德劝说,但这样它的传播效益一定会少很多。有冲突才有妥协和进步,这样针对痛点去沟通,才有可能把意图挑起来。

后续动作

在2016年3月份开始营销策划之前,这场社会运动的酝酿期就接近两年到三年。而在原先的设定里面,它就是一个三年的社会运动。在这期间,104希望基金会会用不同的形式去呈现互动并且记录下来,让大家知道它不只是挑起了社会的讨论,是真心诚意在做双方之间的互动。

「Be A Giver」APP

104希望基金会有一个「Be A Giver」的 app,他们希望可以让社会的能量找到一个能够流动的地方。在这个app里,成为giver 或 taker,帮助他人或得到帮助。

app截图

【104 PEOPLE | 说我的故事给你听】系列讲座

从线上走到线下,【104 PEOPLE】系列讲座会邀请多位Giver「说他的故事给你听」,探讨人生与职场。

看待彼此的眼光变了,才最有价值

「Be A Giver」的三波营销每一波间隔了3~4周的时间,从情绪的唤醒到尴尬和对立再到美好的互动,也许不同世代看待彼此的眼光已经有些不一样。

从数字上,三阶段加起来在台湾地区影片观看次数总计在1600多万次。而对于《25岁》这一篇,影片出来隔天,在台湾一天之内就达到640万的点阅率,并且它的分享数多于互动数,这也反映出了它是一支有很强大的传散力的影片,同样,这支影片在大陆的传播力也一样不可小觑。

并且,在传播做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也得到了很多民间企业和社会各界名人的响应。


李安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李安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