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商学院研究员孙一鸣
编者按:抗肿瘤创新药、中科院士医学泰斗、“骗子”关联方、核心产品从第三方引进、高瓴资本站台、股权转让迷雾重重、零营收却估值315亿元,集众多标签于一身的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和药物”)是一颗冉冉升起的药界新星,还是一场医学骗局?
时代商学院将以系列报告的形式,从公司历史沿革、盈利估值、科创属性、信息披露等角度展开分析。此前,时代商学院已于5月26日发布系列报告第一篇《四年亏损13亿,无自主研发产品,海和药物315亿估值底气何在?》,本文为系列报告第四篇。
时代商学院发现,除零收入、持续巨亏、与骗子公司为伍、核心产品靠第三方授权、研发设备账面净值仅262万元等种种问题外,海和药物招股书还存在多处虚假陈述的行为。
海和药物背后到底还隐藏着怎样的真相?为何臭名昭著的“骗子”公司和“故事大王”齐齐现身其中?
一、员工人数造假,与工商系统信息相差9倍
海和药物在两版招股书(申报稿和上会稿)中披露,2017—2020年,该公司的员工人数分别为120人、96人、129人和195人。
然而,时代商学院翻查海和药物的历年工商年报时发现,该公司年报披露的员工人数与招股书信息对应不上,之间差额甚至高达9倍之多。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17—2020年,海和药物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员工总数分别为93人、90人、1226人和141人,员工人数波动极大。
对比可以看出,该公司近四年年报披露的员工数与招股书无一处吻合,尤其是2019年,年报披露缴纳社保的员工数高达1226人,较招股书披露的129人高出近9倍。即便是2020年,两者之间也相差了54人。
招股书披露的员工数为何与工商系统披露缴纳社保的员工数存在如此之大的差异?作为一家估值超300亿元的IPO企业,招股书数据为何如此混乱?其内部管理是否极度混乱?难道其连自己公司到底有多少员工都无法确定?其是否存在通过虚报员工数以调节管理成本费用,进而财务造假的行为?
对此,时代商学院也不得不怀疑保荐机构国泰君安和保荐代表人朱哲磊、王栋核查是否走过场?哪怕其仅登陆工商系统或天眼查查阅一下也至于发生如此之大的错漏。或许其认为海和药物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丁健在背后撑腰和背书,上市就可以高枕无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二、联系电话雷同,电子邮箱共用,与“消失”股东同处办公
海和药物官网披露的联系电话为021-20568888,这与天眼查显示的联系电话相一致。然而,时代商学院通过天眼查发现,海和药物的电话号码居然为44家企业共用,而且这些企业多为吕松涛控制的绿谷集团及其旗下子公司。
天眼查还显示,海和药物的电子邮箱同样存在雷同的情况,其邮箱地址为21家企业共用,且几乎均为绿谷集团及旗下子公司。
需注意的是,绿谷集团与海和药物来往密切,是海和药物股东名单中“消失”的前大股东,其于2016年7月受让并持有海和药物19.5122%的股份,然而次月却诡异地转让出所持股份,持股时长仅一个月。更令人诧异的是,在绿谷集团不再持有股份的情况下,作为对资金极度饥渴的海和药物居然在2017年极为大度借款4500万元给绿谷集团,而且资金拆借不计息、无抵押、无固定还款期限,该笔借款直至2018年末才归还。
而在招股书中,海和药物仅把绿谷集团旗下子公司绿叶制药列为关联方,关联交易内容为租赁房屋、采购水电蒸汽和物业服务等。
天眼查显示,海和药物的办公注册地址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牛顿路421号6幢102部位;而绿谷集团旗下多家子公司与海和药物同处一层楼,甚至隔室而坐。
如绿谷集团实际控制人吕松涛控股的上海道生堂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注册地址就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牛顿路421号6幢103部位,其表面上与海和药物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上两者不仅是邻居,而且还存在联系电话雷同、电子邮箱雷同的情况;此外,吕松涛控股的上海江村市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同样也存在类似的行为。
表面上毫无关系的几家公司,不仅办公同处一层楼,还共用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而且在自身缺钱的情况下,海和药物还极为大度无抵押无息拆借4500万元给非股东绿谷集团,海和药物与绿谷集团真的仅是房客和房东的普通关系吗?怎么其给人的感觉是海和药物更像绿谷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而海和药物2019年社保缴纳员工数高达1226人的异常情况不排除是相关工作人员疏忽大意,把绿谷集团及子公司员工全部统计纳入海和药物报表所致。
对此,时代商学院不禁怀疑海和药物是否存在隐瞒实际控制人的行为?其是否存在应披露而不披露的信息,包括资产独立完整、人员独立、机构独立及财务独立等问题?其背后是否存在不为人知的股权代持问题?
三、履职时间对应不上,涉嫌隐瞒重要身份
除上述情况外,时代商学院还发现,海和药物实际控制人丁健还是绿谷制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