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成立之初根基还不稳,坎坷重重,施正荣的“取经”之路也越来越难。

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要经历真经路上的“妖魔鬼怪”,成功的企业家心态一定是非常良好的。有了资金,设备投产就一帆风顺,施正荣这么想过。可没过多久打击就来了。虽然施正荣熟悉太阳能产业有自己的技术专利,但是这也不是创业过程中的杀手锏,企业要面临如何协调团队、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这些最关键的问题。有了资金后施正荣的创业之路并没有好走,2002年9月第一条生产线投产运行,产品质量优异,但就是没有销路。这样的状况坚持了数月,身边的几个骨干失去了信心相继辞职,企业受到了重击。创业最大的难处就是这一点一滴的不顺与磨难,即使看不到明天也得咬牙坚持。

有了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政府的扶持,无锡尚德还是止步不前。这一回尚德没有赚到钱,反而亏损了很多,员工的工资也要发不出来了。为了活下去,施正荣请求股东担保银行贷款,才渡过难关。

2001年5月到2003年是尚德最缺钱的时期,贷不到款,资金链断裂,各种歧视、不被理解,一个一心为了新能源事业奋斗的人,在当时的环境里肯去理解他的人少之又少,施正荣在一次采访里说过,对他来说最苦的日子就是不被理解,站在高处的他也有“不胜寒”的时候,孤独也在伴随着创业时期的他。这个外表温润的书生,有着所有人该有的一切情绪,只不过在高位上的他得忍着。

以前在澳大利亚的时候,他说话做事都是快人快语,在长期国外思维模式的浸染下,施正荣变得坦率直言。加上一直在搞科研对于很多事他都有种书生意气,胸怀天下的豪情。回到国内他渐渐就要改变自己之前的行事风格了,中国人的含蓄隐忍与说话艺术也在考验着他,他直言:“在中国,提出反对意见必须要说得很艺术,要委婉”这看似只是两种说话方式的差异,但背后却是西方文明与中国文化的碰撞。国内的应酬也让他觉得烦恼,但他发现国内做生意就要去酒局应酬,这样你的生意多半会成功,虽然刚起步时还有些尴尬,但施正荣超凡的学习与适应能力,很快适应了国内这种模式。

企业高层的“争斗”

要想了解尚德是如何创立的就绕不开一个人,尽管施正荣已经和其分道扬镳,这个人就是尚德的第一任董事长李延人。时任原无锡市经贸委主任。

尚德成立的本金800万美元就与他相关。

之前施正荣在大连、上海这些城市找过投资公司也谈过很多合作,但都失败了。太阳能对当时的投资者来说还是新事物,前景不明朗,他们不看好施正荣所说的项目。投资者不感兴趣,距离800万美元的本金也就遥遥无期。


尚德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尚德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
澳超联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