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竹清训1928年出生于日本福冈县久留米市,在久留米市明善中学完成了中学阶段的学习。1944年16岁的菊竹清训考入早稻田大学建筑学科,并于21岁时毕业,进入竹中工务店。1953年菊竹清训成立了自己的建筑研究所,并于1962年更名为建筑事务所。1957-1958年设计《SKY HOUSE》并落成。1959年提出《か かた かたち》(构想 技术 形态)的方法论以及《塔状都市》《海上都市》等构想。1960年与桢文彦、黑川纪章等组成代谢派《METABOLISM》。1968年出版代谢派的核心理论《かかた かたち-代谢建筑论》(图55)。1975年担任冲绳海洋博览会展出的海洋设施《AQUAPOLIS》(人工海上都市)的空间概念设计。1979年以京都信用金库的系列作品荣获每日艺术奖。1897年赢得江户东京博物馆的设计竞赛。1995年以论文《轴力巨蛋的理论与设计》取得早稻田大学工学博士学位(67岁)。1998年任日本建筑师联合会会长。2011年12月26日辞世(83岁)[6]。
2-3、菊竹清训对于“新陈代谢派”的主要贡献:
1959年提出的《か かたかたち》(构想 技术 形态)的方法论以及《塔状都市》《海上都市》等构想,以及1968年出版代谢派的核心理论《か かた かたち-代谢建筑论》。
2-4、菊竹清训的主要作品及从中体现的设计思想:
2-4-1、SKY HOUSE(1958年)-钢筋混凝土的木造组装技术
这是夫妇二人一组的巨人的组合性人格体现的空间。丈夫在外连妻子的份一起努力工作,妻子在家连丈夫的分一起勤于家务建筑的内部空间体现了日本现代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现代的住宅模式。四枚混凝土的壁柱围合而成的一个大的内部空间,是菊竹清训对日本现代的住宅样式的内部空间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理解。大的内部空间使之后的空间变换成为可能,是大的普遍性当中包含了各种将来的小的特殊性。孩子的出生和成长,是夫妇爱的延续。因此建筑内部随着孩子的成长可以随之变化的内部空间是新陈代谢的空间构造[5]。《SKY HOUSE》的落成对于当时日本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发展有三大意义:第一,正方形住宅先驱。由四根立柱撑起半空中的楼板,四周是犹如阳台的廻廊,外侧是木制挡雨板和内侧装上玻璃窗的双层室内防护空间。这是一个能够代表菊竹清训《代谢派》的一个具体之作,也就是将厨房、浴室、洗手间等用水的设备予以单元化,形式可移动的巨型家具,并且可以随时更新替换这些单元,他们称为《MOVE NET》。第二,40年后依旧是年轻建筑师的参考范本。正方形平面的设计是这栋住宅的另一个特色,建筑空间是没有方位,没有内外之分的完整空间。1950年的住宅平面设计的主流东西向伸展的长方形,比如增泽洵以《最低限度住居》为题设计的自宅(1952年)。但如果是正方形的空间就不会有方位问题的顾虑。1962年筱原一男的《伞之家》以及1964年矶崎新的《中山邸》等,都是设计者刻意以正方形展现理念的作品。而1958年完工的《SKY HOUSE》正好在两者之间。到了1970年代,1972年毛纲毅旷的反住器以及1972年相田武文的涅槃之家,都是以采取正方形平面设计的后现代风格住宅,但是与《SKYHOUSE》的平面设计相比,这些作品更偏重立方体的概念。再之后1995年SANAA设计的S-HOUSE,以及1998年Atelier Bow-wow设计的ANI HOUSE等,都似乎受到了《SKY HOUSE》不拘方位的设计意图。第三,抵抗都市的胡乱开发。1960年末,因为首都高架公路的开通,从建筑内部再也眺望不到广阔的美景,还伴随着噪音的问题,加上土地用途的变更,西侧也盖起了高楼。而《SKY HOUSE》采用方形的原因,正是开放的方位根据周遭变化来决定[6]。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多次接触过《SKY HOUSE》,第一次是在教授的课堂,在课上教授提及之后课下去图书馆借阅了相关资料。第二次是到现场进行参观。第三次是在2017年夏东京的一个日本现代住宅展上面看到了它的实体模型。可见这个作品不仅代表了菊竹清训和新陈代谢派,而且在日本现代住宅史上亦是一个不朽的作品(图43、44、45、46)。
2-4-2、Aquapolis-人工海上都市(1992年)
Aquapolis-人工海上都市是1975年冲绳国际海洋博览会上,政府出资建造的会馆。由16根柱子支撑了3层的甲板结构,每个甲板有100公尺的四方形大面积,大概是都市街区的规模。建筑整体由四座潜水体(LoweHall)支撑并浮于海上,再由16条锚索固定位置。海洋博览会结束后,Aquapolis由冲绳政府接收,作为公园内的一处观光设施,但还是在1993年闭馆了。关于Aquapolis如何再利用,曾经提出过几个方案,如作为巡回各港口的移动展示设施、调查黑潮的研究设施、石油勘探基地等,或者是地震时,停泊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