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陆骏盗用他人文章并伪造履历被开除

北京化工大学发布公告称,经调查核实,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陆骏盗用他人学术文章并伪造履历,属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决定予以开除。之前,他已被取消国家“青年****”入选资格。

2011年11月,39岁的陆骏成为该院教授; 2012年3月入选国家第二批“青年****”,可获中央财政人民币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及其他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他发布的一份“招聘启事”遭网友质疑,“打假斗士”方舟子随后在微博中跟进揭露,发现其主要论文、学历及工作经验,均假冒国外同名(姓名拼音字母相同)学者,实施“移花接木”之术骗取名利。

北京化工大学发布的“关于给予陆骏行政纪律处分的决定”中表示,陆骏本人已承认造假。公告称,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经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教职工行政纪律处分委员会讨论,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给予陆骏开除处分,解除聘用合同。(京华时报2012年7月29日)

案例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副校长陈德萍博士论文造假被查

2015年4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其官网发布《关于一学术不端案件的情况通报》。通报称,该校一位原副校长、原广东财经职业学院负责人陈某,因其早年的博士论文存在造假学术不端行为,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014年12月,广东省政府已经免去了陈某的广外副校长职务。陈某博士学位为在职攻读,博士论文完成于2004年2月,其博士毕业学校已经配合广东纪委进行调查,并按程序在2013年撤销了其博士学位,且依规定向社会公布。(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23日)

案例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导长江学者论文抄袭被免职

1月6日,《环球法律评论》编辑部发布一则《本刊声明》称,经举报并核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红发表于该杂志2010年第1期的一篇论文与德国学者Klaus Martin在先所著作品高度雷同,涉嫌抄袭。


陆骏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陆骏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