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陶赋雯副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是表象文化,她认为历史文化研究其实是需要不断被表达的。她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国际慰安妇研究所呈现的表象形式多是同质化的,也没有较多新意,而且带有强烈的仪式感,讲述的故事无一例外都是以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为开头,在经历非人的待遇之后存活或者牺牲。在陶老师看来,这样的表象形式,其实会对历史真相的复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她期望在未来, ARMapper团队成员,无论身处何方,都应该继续搜集各地慰安妇的信息,研制世界慰安妇AR故事地图;同时,她也期望有政府或相关机构,能够为ARMapper团队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No.3 GIS新技术和社会服务
江苏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原副主任、总工、教授级高工宋晓群老师首先赞扬了团队的研究工作,进而从历史资料分析方面,提出了两个崭新的角度。第一,他认为不同身份的人对于相同的资料可能有着不同的解读,所以在呈现史料的时候,比如可从学者、读者、叙事者等不同视角来整理与分析史料。第二,他建议可以增加信息关联性,从当时的经济、社会状况,增加多角度、多维度的史料解读。在技术层面,宋老师认为AR技术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新技术,在增强现实之后,是否能够考虑增加虚拟化,这或可成为一个新的思考方向。宋老师还强调,地理信息的内涵与应用非常广泛,在未来研究中,可进一步探索与AR技术的深入融合。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王结臣老师对地理信息与AR技术的结合及其未来前景充满乐观。他还从自身角度提出了很多新的方向,比如在老年机上如何使用AR技术等。他还指出,信息化进程非常快,包括中小学校中所推行的APP越来越多,学生的时间也多被学校垄断;作为家长,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手机,实际上有很多困惑;同时,AR技术应该多面向其他年龄层次的人群,都是一个问题。王老师生动幽默地介绍了作为一位GIS学者的信息生活感想,也深深打动了在座的听众。
No.4 故事地图与产品的研制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地理信息集成事业部副总经理、高工胡春霞老师的工作内容就是地图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的推广,因此她就从如何促进AR地图产品落地实施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体验,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她还认为本项目,可以与现有的很多教育产品、文创产品紧密结合,从而推进AR地图产品的创新创业发展。
南京集艾思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江老师指出目前的AR故事地图产品还存在一些问题,即在AR技术完美加入之后,作品的故事内涵还有缺失。同时,作品的展示,还没有说清与传统地图表现形式的差别。他指出,如何提升作品的故事性,将是故事地图能否落地实施的关键问题,也是能否参与到与南京大学数字人文与超媒体GIS工作室合作开展“百年南京”项目的关键。另外,李老师结合一个二胎妈妈的体验故事,对AR出版物提出了一些建议。
No.5 AR地图和纪念馆展陈需求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文物部主任艾德琳老师对整个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纪念馆对本项目进展十分重视,他代表纪念馆来专程赴会。艾老师赞扬本项目能够弥补一个重要缺憾,即慰安妇研究领域所存在的学术研究与大众传播等方面的不足。目前,慰安妇研究相关资料还很少,很难形成一个系统性、大规模的研究,所以相关文物保护也没有得到重视,这个项目其实就是对于相关文物的另一种形式的保护。而且,在整个项目的呈现效果上,拿捏得度,并没有出现他过去所担心的娱乐化趋向问题;在这样沉重、厚重的历史色彩下,能够做到不偏颇于市场,也没有过于古板的故事地图作品,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接着,他提出了对于侵华日军南京慰安所 AR 故事地图项目的四个期望。第一点,继续完善史料,采访专家可以更加广泛;第二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可以推荐本项目参加国家文物局“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第三点,作品如何做到具体落地和展陈,利济巷分馆将建设多媒体平台,这是一个可以把作品带到世界各地的信息平台,从而向世界展示AR地图故事,提升慰安妇、慰安所研究的公众影响力。第四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正在建设南京大屠杀数据档案信息平台,目前主要在开展馆内数据挖掘和对外利用服务工作,他勉励与期望团队继续开展工作,并积极参与到信息平台建设中,并在地图服务等方面具体参与研究工作,服务于大屠杀研究,并加强对馆内数据资料的挖掘,和研制相关地图,在地图上更好地呈现大屠杀地点及其历史史实。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主任李长琳老师首先介绍了陈列馆自2015年开馆以来的研究情况,从去年以来就对南大ARMapper团队工作热情支持与关怀。她指出,在这两年期间,陈列馆已基本完成对南京地区慰安所的普查与研究资料汇集工作,目前正在开展苏锡常地区慰安所的调查。总体而言,慰安所研究的起步比较晚,从政府层面而言,很多工作还有很多困难。在世的慰安妇老人数量已很少,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