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熙先生1909 年 1 月 3 出生于上海。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土木工程系(南大土木工程系后并入河海大学)。 1933 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主修河工专业,学校指定中国河工专业的创始人李仪祉和沈百先为其导师,在国内参观实习一年,次年赴美留学。1934年秋进入美国依阿华大学,1935年春转至密歇根大学,师从S.铁木辛柯(Timoshenko)及H.W.金(King)两位教授,学习力学和水工建筑,在取得硕士学位时因成绩优秀被授予斐加斐荣誉奖章,并破格免试攻读博士学位。他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格栅法在拱坝、壳体和平板分析中的应用》,受到导师和答辩委员们的称赞,并被授予西格玛赛荣誉奖章。当时,《底特律日报》和《密歇根日报》都有专文称赞他是“密歇根大学多年来才华最出众的学生,在结构和水利工程两个领域内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同年回国,到重庆在中央大学水利系任教授和系主任。自 1949年,先后在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和华东水利学院任教,并兼任南京水利实验处处长。1952-1956在河海大学任教授创立了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955 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1956 年 5 月,黄文熙带领当年水利部下属的南京水利实验处的人员从南京来到北京,组织成立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前身水利部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之后,水利部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电力工业部水电科学研究院合并组建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文熙任第一副院长,负责全院的学术领导工作,并兼任土工研究所(后改名为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经过 10 余年耕耘,到上个世纪 60 年代后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已成为专业设置完整水利水电科研中心,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取得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科研人才,解决了大量工程建设中的疑难问题,使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地位,推动了全国水利水电科研事业的发展。


黄文熙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黄文熙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