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

“知行合一”十五年

本刊记者|叶婷

周小川出席国际金融论坛

他是坚定的实践派,推动央行丰富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与艺术,促进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改革,倡导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他是儒雅的学术派,发表了上百篇学术论文、十余部著作,二度折桂“孙冶方奖”。他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任期最长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也是中国央行的第十一任行长——周小川。

“整体改革论”的实践者

1980年代末,随着一本名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的论文集走入公众视野,该书主要贡献者之一的周小川也步入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他先后在中国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证监会任职,十多年中,几乎历练了中国金融业的主要领域。2002年,周小川担任央行行长,就此开启长达15年的央行“掌门人”生涯。在他的任职期间,这位“整体改革论”的实践者给人们留下了众多的改革财富——国有大行股改上市、构建市场化的利率体系、人民币国际化、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

在中国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央行的货币调控职能越来越得到充分发挥。相较以往单一的货币政策工具,周小川领导下的央行有一个货币政策工具箱,里面装着“十八般兵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再贷款、窗口指导……随着政策工具更加丰富,政策组合也不断优化。如今,人们已习惯用“艺术”一词来形容央行的宏观调控,而周小川无疑是主要的“艺术家”之一。

专家型人才的学术大家

“学者型官员”是外界对周小川的一个标签式评价。他不仅是国家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实践者,也是金融理论的研究者。多年来,他提出了许多富有深度和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学术观点,这既让央行工作实践具有深厚理论根基,也让他的学者形象深入人心。

作为享受第一批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据统计,周小川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已经达到上百篇、著作十余部。早在1994年,周小川撰写的《企业与银行关系的重建》一文,获得中国经济学界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三年后,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政策建议》再次折桂这个奖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周小川及其领导的中国央行审慎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释放了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的积极信号。同时,周小川也形成了对危机的认识和思考。在他 2012 年出版的《国际金融危机:观察、分析和应对》一书中,共收录了 45 篇文章,涵盖了中央银行目标和工具、中央银行治理及针对这次危机中央银行理论可能发生的演变等内容。

在金融危机后,周小川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构想,震惊国际金融界。他提议创造一个超脱于任何一国经济状况和利益的国际货币,发展“超主权储备货币”,以克服“主权信用货币的内在风险”。从2007年首只人民币债券登陆香港,到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入篮,人民币向世界各个角落蔓延,人民币国际化迈出里程碑式的一步。

身材高大、面容和蔼的周小川代表中国央行,不时出现在国际经济、金融的舞台上。如果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为周小川和其他国家央行行长、财长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折冲樽俎提供了便利,那么他流露出的在古典音乐、歌剧和羽毛球等领域的浓厚热情,以及风趣与幽默,则为他及中国央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添砖加瓦。

中国金融改革的车轮始终滚滚前行。2018年3月,周小川挥别央行,并在4月迎来了新的职务: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方首席代表。站在新的舞台上,他还在继续为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以及中国金融改革贡献智慧与力量。


周小川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周小川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