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欧阳觉文
(汨罗市花鼓小戏《过渡》)
(一)湖南花鼓戏的基本情况
在两百多年前,就有古人记录了这样一些话。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长沙府志》记载:“舞灯之后,又各聚资唱梨园,名曰花灯。”同治六年(公元1868年)《宁乡县志》记载“上元曰……儿童秀丽者,扎扮男女装,唱插秧、采茶等曲,曰打花鼓。”
湖南花鼓戏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地花鼓阶段。它的特点是以两个人物,用手巾或钱鞭、杯筷作道具进行歌舞表演。动作优美,生活气息浓厚,曲调明快、健郎、活泼,至今逢年过节都要表演,称作“打地花鼓”。
草台花鼓阶段。马马虎虎搭一个舞台,有人说,农民秋收以后,把打稻子用的扮桶翻过来,就在上面演戏。花鼓不是在地上沿门表演(地花鼓),而是有了舞台。这个时候的演出就有了人物,有情节,有白有唱。因有小生小旦小丑的表演,故也称为“三小戏”阶段。唱腔在原来的基础上跨越了一大步,将“地花鼓”时期的民歌、山歌、小调,进一步戏剧化、人物化、情绪化,使曲调有了喜怒哀乐,使曲调符合剧中的人物性格。
农村职业班社和城市职业班社阶段。在清朝末期,花鼓戏已蓬勃发展,农村出现了多处花鼓戏班社,并向省城发展,势不可挡。封建统治者惊恐万分,当局厉禁昭悬,但省城内花鼓戏演出活动仍方兴未艾。南县的“新泰班”1912年即进长沙演出。1933年,由长沙花鼓戏爱好者组织的牖民新剧社,在半湘街长沙旅社内演出花鼓戏,“入场卷价甚高”而观众却“趋之若鹜”。
1949年前后,长沙市花鼓戏演出活动聚增。花鼓艺人云集省城,曾有十八个挂牌剧团同时开锣之说。
解放后,地、州、市、县基本上都有花鼓戏剧团或阳戏、花灯,省会正式成立了国有的湖南省花鼓戏院。这一时期,花鼓戏走向成熟。虽然它还保留了大量的“对子戏”和“三小戏”的剧目,但可以演出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大型古典戏和现代戏。剧目题材仍以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民间传说故事和历史故事为主。形成了自己的演出风格,风趣幽默,内涵深刻。音乐上推陈出新、百花齐放,既有花鼓戏味道,又更加动听,还有音乐的思想性。在国家的关怀下,湖南花鼓戏经常上北京,还演出到美国、日本、欧洲,成为一种能登大雅之堂的艺术。
(二)湖南花鼓戏在音乐和剧目上的发展
解放后,湖南的戏曲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所以,湖南花鼓戏(包括小戏)不仅在音乐上,而且在剧本创作、演员表演、舞台布景、道具灯光都有很大的进步。在剧目上,一批又一批的新剧目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湖南省、全国获得最高的文艺奖项。现分类型介绍。
(1)、长沙花鼓戏,以长沙为舞台语言。它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宁乡、安化、平江、浏阳、醴陵、益阳、沅江、南县、华容、安乡等地,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最大的一种。
A、首先讲到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在剧目和音乐方面取得的成绩。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由湖南省湘江文工团和湖南省文工团演变而来,至今有60年的历史。它的舞台语言是长沙话,他的音乐是以长沙花鼓戏为主,吸收了其他花鼓戏和小戏兄弟剧种的精华,为我所用。这些年来,创作的剧目很多,在音乐上的发展有许多成功之处。
现将它的创作剧目按年分列于下:
《双送粮》,1951年,剧作者徐叔华在长沙榔梨深入生活,看到农民送公粮的劲头十足。他将这些生活写成《双送粮》,并且自己谱写花鼓戏音乐,湖南省文工团即刻投排。但有一段“浏阳河问答”,大家对曲调不满意。朱立奇在司鼓,齐芝田在拉主弦,提出用当时长沙市文工团排演的《田寡妇看瓜》王七的一段唱(曲作者唐碧光),几经修改,用于“浏阳河问答”,效果非常好。1951年5月到北京进怀仁堂演出,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影响很大,特别是那首“浏阳河”,一下子风靡全国。当年8月参加湖南省首次文工团会演一等奖。1955年参加全省戏曲观摩会演一等奖。当时演孙妹子是龚业珩,演老爷爷是詹仲堃,演青年的是姚涤新,演出单位是湖南省文工团花鼓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