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缪哈依教授与青年教师杨珽珽合作在研究生部开设全年课程《20-21世纪西方经典音乐作品分析与诠释》,尝试将读谱分析、声音聆听以及历史语境三者结合起来,让学生既拥有独立分析与判断当代作品的方法,也具有20-21世纪以来经典作品的历时性聆听经验,同时能够站在不同语境下对不同作品进行理解与审美。
缪哈依大师班学生、上海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依克山· 阿不都沙拉木在缪哈依教授的推荐下参加了2019年卢奇亚诺·贝利奥国际作曲大赛,作品《Divine light-for chamber》在全球128位选手中胜出,并获得唯一大奖。
缪哈依教授指导的大师班学生丁岚清受国际知名音乐节Radio France Presences国际艺术节委约,其作品于2021年2月由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在法国广播音乐大厅全球首演。
此外,在团队建设期间,缪哈依教授以多元文化的世界性视角和团队成员在学科建设上进行了多次的深入交流,在国际音乐创作前沿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双向结合中,为作曲专业的发展和教学给出了有效建议。他还致力于促进上音与国际顶级学术机构和乐团的长期、富有成效的高端合作,着眼国际前沿音乐的实践创作与理论分析,立足中西共同探索音乐发展的未来之路,不断推动上音作曲学科走向世界舞台。
团队主办的“听见中国”是跨文化的作曲学术交流和艺术实践项目,邀请中外年轻作曲家根据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创作,并以交响乐的形式来呈现。自2015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五届,40位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杰出年轻作曲家通过此项目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结缘,他们分别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南非、哥伦比亚、挪威、罗马尼亚、伊朗等22个国家,在海内外作曲界产生了非常积极、广泛的影响力。该项目产生的40多部作品涉及种类繁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京剧、昆曲、越剧、秦腔、粤剧、陕北民歌、姑苏小调,江南丝竹、评弹,少数民族音乐、古代诗词、神话传说和《诗经》等。
世界各国的青年作曲家谱写中国,是一种跨文化的深度交融,以一种创新型的传播方式让世界听见中国、感知中国,它伴随着世界青年作曲家的成长,见证了当代中国音乐开放、包容的胸襟,支撑着青年音乐人追寻自信,拥抱世界,推动了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和民心互通。同时,项目在推出切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优秀音乐精品同时,让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发展做到“有声有据”,既有效地推进创新探索,又多元地诠释全球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音乐创作,切实推进文化的“实践传播、和谐与共”。
2020 年 11 月,《晚秋——叶国辉交响乐作品选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隆重发布,该唱片是叶国辉教授前往世界顶级录音棚圣地英国阿比路录音室Abbey Road Studio,与世界前五大著名交响乐团之一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由中国唱片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出版。这张唱片是中国作曲家第一次在阿比路录音室完成的个人交响乐作品专辑的录制,包括后期制作、宣传等工作。这为中国交响乐与世界的对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中国作曲家更有自信站在“世界的高度”回眸中国,倾听中国。
上海当代音乐周、“听见中国”项目、缪哈依国际大师班系列学术活动、当代音乐国际化课程项目、国际当代音乐资料中心建设等国际化项目不仅有利于作曲基础理论的完善和前沿理论的探索,使得上音作曲学科在学术上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还在学科交叉方面产出了突出的、富有创新性的成果。有效提升了建设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影响,促进国际间的双向交流、展示我院的学科建设成果、实质性推进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在全球跨文化语境下的实践与传播。
助力青年人才
促进协同发展
作曲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艺术领域,如何有组织、有策划,在尊重创作个性的基础上,注意协同,加强老、中、青三代梯队建设,联合作战能力,是国际一流作曲人才培养与实践战略创新团队建设始终的一个重要使命。
团队中青年教师是作曲学科教育教学中的有生力量,是团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团队尤其重视提高4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的教学、科研、艺术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高水平创新型的优秀青年作曲人才。
在首席教授的带领和统筹推动下,团队为成员的职业发展、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宽松的环境,通过“一人一策”的支持方式,重点培育,持续助力,为青年人才搭建发展平台,在教学资源配置、科研经费配套、国际交流及扩大影响力等方面集中支持力量提升和促进青年人才教学、科研及艺术实践的质量与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且各位成员在教学目标和研究方向不变的前提下,可适当自主调整技术路线。团队重视内部文化建设,鼓励团队成员间相互合作、知识共享、平等交流、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断提高团队凝聚力。
团队建设期间,温德青教授担任东盟作曲家联盟副主席和武汉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宁夏大学兼职教授,其创作的交响组曲《黄土地之歌》获国家文旅部全国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