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历任北平市立十七小学校长,京师学务局北效劝学所劝学,天津南开中学教师,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山东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总务部主任,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历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华北人民行政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常委。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曾授予其人民艺术家称号。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曰》、《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短篇小说集《月牙集》、《微神集》、《上任》,中篇小说《微神》、《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及《老舍文集》(16卷)等。
剧本《西望长安》(已公演)获全国第一届话剧观摩演出剧本二等奖。
老舍的《龙须沟》,没有一般剧本里的巧妙布局或引人的戏剧矛盾。有的只是一片真实的生活,语言洗炼,人物生动,格调简朴清新。应该说,是个难排的戏,首先要求导演要以新颖感人的艺术构思进行二度创作。在构思《龙须沟》的导演计划时,他伏案工作整整七个昼夜没有上床。困了就趴在桌上睡一会儿,家里人只能蹑手蹑脚地到书房里给他送去三餐饭,倒掉烟缸里满满的香烟头。
当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只有三十几个话剧演员,而且大都是舞台经验不多、缺乏生活经验的十几岁的年青人,即或有经验的几个老演员,表演方法也极不统一。但是,导演和演员下了决心,“就这滩水儿和这点儿泥儿”,一定要把戏排出来,而且要排好。
焦菊隐严格要求演员认真学习斯氏体系,但又明确指出不能生吞活剥,生搬硬套,要取其精华,“应该寻求如何通过我们自己的方法,把它在中国的土壤里培养、发展……” 《龙须沟》的排演正是在《夜店》之后,又一次更全面的成功的尝试。
排演之前,在焦菊隐引领下,助理导演首先组织演员根据剧本的要求到北京南城龙须沟地区体验生活。演员记下在生活中的体会和对角色的设想以及对剧本的意见,然后交给他认真查阅,仔细批注。哪些是有益的感受,哪些是需要提炼的素材,他都用工整的字体批改得十分清楚。他还经常同演员个别交谈,了解他们的创作个性,然后对症下药,给予启发、帮助。他强调真实的体验,同时也要求每个人物都用鲜明的外型特征(包括小动作以至声音的造型)来表达复杂的内心活动。
焦菊隐非常善于启发演员的创造性,他懂得表演艺术的规律,从不要求演员一下子就把人物创造出来。戏一开排,就强调每个演员尽量放开来自由活动,把自己对角色的各种设想表现出来,多多益善。然后耐心地诱导演员删繁就简,提炼集中,逐步进入规定情境,生活于角色之中,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他不仅强调演员的创造性,而且重视创造的集体性。焦菊隐从来不把舞台工作者看作“技术工匠”,无论是布景、灯光、道具、效果、服装、化装以至于剧务,他都同样以启发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高的艺术标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发扬艺术民主,互相丰富补充,然后按照总的演出构思,创造出精采而感人的舞台艺术。譬如效果,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能够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专业,就是从《龙须沟》的排练打下了善开其始的基础的。那些生活中的音响,包括街头叫卖、小铁工厂的打铁声音、风雨雷电、……经过导演精心构思处理,成为整个舞台艺术形象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给予观众强烈的感染。《龙须沟》的导演、演员、舞台工作人员互相配合、启发、补充,形成一个以导演为中心的和谐的创造集体。
这样的艺术创造气氛,激发着每个人的热情和兴致,锻炼着舞台艺术家们的才能和技巧。从事话剧艺术事业多年的优秀表演艺术家叶子至今回忆起那一段艺术实践,仍然感慨地说: “那个时候我虽然已经演了多年的戏,也懂得一些表演方法,但象那样按艺术创造规律去深入研究剧本、体验生活、创造人物,还是头一次。那样的认真排练,对于自己总结经验,提高表演技巧大有益处。这是焦先生的功劳! ”至今活跃在舞台上的优秀演员于是之、郑榕等当时不过是二十几岁的年轻演员,《龙须沟》的排演,发掘了他们的艺术才华,为他们后来在表演艺术上的成就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
《龙须沟》的演出,不仅塑造了程疯子(于是之饰)、丁四嫂(叶子饰)、丁四(杨宝琮饰)、赵大爷(郑榕饰)程娘子(韩冰饰)、王大妈(黎频饰)等主要角色的生动形象,而且创造了一批鲜明的群众角色。第二幕的群众场面中,导演根据演员的设想,补充了二十多个群众角色。甚至没有台词的煤铺伙计、理发师傅、修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