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婉明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院士、教授

翟婉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963年8月出生,江苏靖江人。198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受邀到丹麦技术大学(DTU)讲学,1999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部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科协副主席,国际轨道交通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 Transportation(英国)主编,铁道工程科学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主编。 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工程动力学与振动研究,开拓了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研究新领域。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建立了车辆-轨道统一模型,在国际上被称为“翟-孙模型”或“翟模型”;构造了适合于大系统动力分析的快速显式数值积分方法,在国际上被称为“翟方法”而得到广泛引用与采用;提出了机车车辆与线路动力性能最佳匹配设计原理及方法;主持研究建立了高速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及安全评估技术。以上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铁路提速、重载运输及高速铁路工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两项成果分别入选2005年、2018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个人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全国工程科学领域首位)、火车头奖章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展开

翟婉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西南交通大学教授

1985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1992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07~09受邀到丹麦技术大学(DTU)讲学,1999年受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席,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成都市科协主席,国际轨道交通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 Transportation(英国)主编。

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工程动力学研究,开拓了铁路大系统动力学研究领域。针对中国铁路大发展中轮轨系统动态安全设计的重大需求,在经典的车辆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基础上,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建立了车辆-轨道统一模型,在国际上被称为“翟-孙模型”或“翟模型”得到广泛采用;构造了适合于大系统动力分析的快速显式数值积分方法,在国际上被称为“翟方法”;提出了机车车辆与线路动力性能最佳匹配设计原理及方法,主持开发了与之配套的仿真设计平台与现场测试系统;主持研究建立了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开发了高速列车过桥动态模拟与安全评估系统。以上理论、方法与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铁路提速、重载运输及高速铁路工程领域,解决一系列工程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其中一项成果入选2005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个人曾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创新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全国工程科学首位)、以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翟婉明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翟婉明 可能工作过的同事:

粤ICP备17091748号-1
剧本杀复盘 剧本杀复盘 红酒 ChatGPT